秀才坑李庄:“双节”过成“玉米节”

2012-10-23 14:14:00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金灿灿的玉米铺满了大街小巷,挂满了房前屋檐。田里是收玉米的,路上是运玉米的,院里是晒玉米的。好一个金秋十月!

  □ 本报记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王子玉

  金灿灿的玉米铺满了大街小巷,挂满了房前屋檐。田里是收玉米的,路上是运玉米的,院里是晒玉米的。好一个金秋十月!
  中秋、国庆节长假第五天,记者回到老家曹县,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村村看到的是农民的笑脸。随便走进一个村庄,一户人家,拉玉米的拖拉机进进出出,玉米自动去皮机隆隆作响,庭院里的玉米堆成了小山,男女老少都在剥玉米晒玉米。双节在这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玉米节”!
  记者来到古营集镇秀才坑李庄采访,正碰上村民李思亮在房顶晒玉米。“今年是个好年景,种啥收啥,雨水好,天气好,我这9亩多玉米能收万把斤,现在玉米价钱也不错,能卖一万多元。”
  李思亮一直在济南打工,为了秋收,前几天才回到老家。“不回不行啊,今年玉米大丰收,种的又多,家里人手不够,一变天玉米收不回来就惨了。”李思亮在济南打工一天能收入200多元,虽然回家一天损失不少,但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庄稼人,不能丢了地,他告诉记者打算种上小麦再走。
  李思田家门前的玉米去皮机让记者感觉很新鲜。只见玉米棒子进去,瞬间玉米皮掉一边,玉米芯干干净净滚了出来。别看机器简单,干起活来一点也不简单,是农民的好帮手。“不贵,一台才1000多元,今年才买的,省时又省力,划算。”李思田说,现在农民种地省事多了。耕、种、运、收全部机械化了,连施化肥都由卖化肥的直接施到地里,不用农户动一下。
  记者到村边地里转转,确实看不到几个人干活,昔日的人海战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台大型收割机在忙活,玉米收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李思田说,现在农民也愿意种地了,一年两季,小麦一亩打一千多斤玉米一千多斤,粮食价格一直在涨,国家还有补贴,收入也不少,自己出去打工一年至少也能挣三四万元。李思田对目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用他的话说,“现在是想喝酒喝酒想吃肉吃肉!”
  秀才坑李庄全村近300口人,是个小村,也是个纯农业村,人均一亩半地,村民收入第一靠打工,第二就是种粮收入,没有企业,也没有蔬菜大棚。即使这样,村民也逐渐富裕起来,新盖了许多二层楼房。
  记者在村里走访几户村民,他们对种粮还持积极态度,大部分村民今年小麦播种面积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加,一些村民种麦子的肥料都备好了。记者想,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甚或今年的“十连增”,答案就在这里吧。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秀才坑李庄也给国家粮食安全甚至国际粮食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谈起不足之处,李思田说,就是村里至今还没有通上自来水,村民用的还是老式压水井,咸,含氟高,再就是农田水利建设好多年没搞了,沟平了渠也没了,田里还缺几口井,要是上级能帮扶帮扶就好了。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