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儿女婿去看婆婆
9月10号的晚上,我正在静静地读书,忽然接到新婚的女儿和女婿打来的电话,原来,根据他们老家的风俗,新婚夫妻结婚三日后应回门去娘家看望老人,想明日一早驱车赶到我的住处---兖州。我说:孩子,看我并不重要,快到中秋节了,我带你们一起回老家----梁山,去看望你九十岁的奶奶吧!女儿女婿爽快地答应了。
9月10号的晚上,我正在静静地读书,忽然接到新婚的女儿和女婿打来的电话,原来,根据他们老家的风俗,新婚夫妻结婚三日后应回门去娘家看望老人,想明日一早驱车赶到我的住处---兖州。我说:孩子,看我并不重要,快到中秋节了,我带你们一起回老家----梁山,去看望你九十岁的奶奶吧!女儿女婿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黎明,一阵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就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冲到窗前,从窗外一眼望去,秋雨正如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在天地间挥洒着。我心想:糟糕,天气如此,大概不能回老家了吧。我一边想一边急切地拨通女儿的电话,女儿说:开车去,这点小雨不耽误事,乡村到处都是马路,我们正准备上路呢。
是啊,我拍拍了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真是落伍了,但还是嘱咐他们天阴路滑,路上多注意安全。女儿连声答应着,不大一会儿就来到兖州并邀上我,一路向梁山方向驶去。
我惬意地坐在车上,任车外秋风秋雨敲打车窗,车内却一片风平浪静般地祥和,不禁庆幸自己,活到中年才赶上了好年代,再也不担心路途受累、受凉引发气喘的毛病了。侧脸看看女儿熟练地开着车,不禁感慨万分: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没想到昔日的小丫转眼就长大成人,更没想到的是:十年前,有房有车的富人象征的生活,如今,也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
透过车窗和雨帘,欣赏着公路两旁烟雨蒙蒙的胜景,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家村口,张眼望去: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横穿村庄,昔日尘土飞扬、泥泞不堪的小道早已无影无踪了。街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一座座漂亮的二层小楼,墙边那熟悉的柴草垛早已不见踪影,种满了绿树鲜花、瓜果蔬菜……等我们走进婆母家大门口,眼前的景象更让在城里长大的女婿惊叹不已:农村那低矮陈旧的小木门早已变成了高大的绿漆大铁门。走进院里,迎面而来的是一堵画着山水画的迎门墙,再看看屋门安的是和城里一样的防盗门;曾经的土坯房已然被翻新成砖混结构的高大楼房,塑钢窗户、时尚墙砖,和城里房子的装修不相上下。
听到我们的说话声,白发苍苍的婆婆和二哥一起走出屋门,高兴地招呼我们进屋喝茶。一进屋,婆母就嚷着让小侄打电话通知村里的饭店师傅做几个好菜快送过来。老人家九旬高寿,虽驼背和耳聋的厉害,但急脾气还是没改。我还没来得及坐稳,她就自豪地大声告诉我说:工资又涨了。我一头雾水,不知她老人家指的工资是什么?年过六十的二哥看我疑惑,赶忙给我解释说:是政府给的补助,我六十岁了,国家月月有补给六十岁人的钱,咱娘九十岁了又比去年补助的多了。我才恍然大悟。二哥继续说:庄户人跟先前可真不一样了,我们种地,国家的补贴也越来越多了,这不,我今年也没出门挣钱。你侄子有病,也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乡里不但给办了低保,住院看病也减免了大部分。二哥提到的侄子是他的儿子,由于遗传及精神挫折等因素突发疾病,若不是抢救及时,后果不堪设想。看着酷似二嫂的侄子康复如初,我高兴之余,又忽然心里一沉,一下子想起了过世多年的二嫂。二十多年前,二嫂犯病,二哥东借西挪为她治病,看着债台高筑的家庭,二嫂心灰意懒,为了不过多地拖累家人,她依然留下了襁褓中的侄儿走上了绝路……
想起这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禁心酸起来,如果二嫂活到现在该多好啊,那时候,老家的条件跟现在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说话间,一阵马达声传来,原来,是饭店的师傅开着车送菜来了,打开那大大的饭盒,一股幽香飘然钻进我的鼻孔,小师傅一边把一盘盘丰盛的菜肴摆上宽大的餐桌,一边报着那些带着乡土气息的菜名:油闷大虾、油炸金蝉、红烧肘子、辣子鸡块...... 使人不禁垂涎欲滴。这时,二哥笑盈盈地说:开饭吧,在电磁炉上熬的粥也好了。我留心望了望昔日烟熏火燎的厨房:豆浆机、电饭锅、煤气罐一字排开,如今的农村人做饭也全是电、气化了。
回来的路上,女儿和女婿沉不住气地说:妈妈,我们也在农村盖所房子,以后就当个农民去。我“嘘”了一声说:你以为现在的农民能随意当吗?你爸当了十几年兵,八十年代庆幸跳出农门吃上了商品粮,九十年代转业却成了下岗工人,如今,企业倒闭了,想把户口迁回原籍,乡镇都不接受啊。真是今昔非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了。女儿撇撇嘴说:怎么有股酸味了?我大笑道:更多地是甜,因为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位家乡的父老乡亲过得比我好,也更希望今后十年,那些惠民政策能普及到远在外地打工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