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沂蒙精神扎根心灵
2012-11-22 11:02:00 张维杰来源:大众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3周年,在国庆节前夕,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时刻,我有幸到山东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沂蒙革命老区接受党性教育,得到了一次特殊的心灵洗礼和灵魂的净化。 我老家在临沂市沂南县,沂蒙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3周年,在国庆节前夕,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时刻,我有幸到山东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沂蒙革命老区接受党性教育,得到了一次特殊的心灵洗礼和灵魂的净化。
我老家在临沂市沂南县,沂蒙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很小的时候,父辈就常常给我讲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的故事,每一次都让我和小伙伴们着迷,以致于“玩打仗”成为男孩们最喜爱的游戏。后来我上学离开家乡,在德州工作生活至今。二十年多年里,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沂蒙这片红色沃土上一个个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令我骄傲,也成为我不断向上的动力。9月14、15日,当我再次来到沂蒙大地,虔诚地走进红色课堂,深情地缅怀革命烈士,洗濯心灵,朝圣这片红色的土地,心中升腾起无限的感恩和震撼,获得了巨大的激情和力量。
在莒南县参观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寻找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轨迹;在沂南县瞻仰“红嫂纪念馆”,含泪聆听革命后代追忆前辈的事迹报告;在蒙阴县观瞻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在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墓前默哀,回忆当年那隆隆的炮声和党群、军民鱼水情……沂蒙儿女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英勇悲壮的历史壮歌,在我们心灵深处刻下了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和故事:同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女儿惨死日军刺刀下的革命“圣母”陈若克;用乳汁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为照顾好八路军后代,4个亲骨肉先后不幸夭折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毅然跳进刺骨的河水搭起“人桥”、让部队快速通行的那群沂蒙女性;还有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的支前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 这传奇的英雄和英雄的传奇事迹在浸润着、震撼着、感动着我的心灵。
我在想,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沂蒙人民铁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喊出了“一块布也要做军装、有一口粮也要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战场”的心声,用独轮车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又是什么力量让红色老区在和平建设时期,创造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典型经验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全国推广,甩掉了昔日沂蒙“四塞之崮、舟车不通”落后帽子,发展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书写了更加恢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画卷?这,就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产生和发展于沂蒙老区,但她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内涵,她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老区的革命史实再次告诉我们,今天的政权是靠人民的支持获得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才是保证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路线。同样,今天的执政地位依然要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巩固,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创业难,守业难,兴业更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深层次矛盾日渐显现,认清我们党执政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执政面临严峻考验,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增强忧党意识、兴党意识。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红色政权,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能够引领改革建设大潮30多年,有今天这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局面,凝结了无数共产党人的汗水、智慧与创造。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我们党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警醒、不奋发,否则就有负于时代和历史。近期以来,日本制造了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事端,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妄图颠覆我国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我们要提高警惕,既要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更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用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为捍卫领土主权提供坚实保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从沂蒙山走出来、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牢记并认真履行入党誓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讲党性、不忘本,发扬并传承沂蒙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报答党,报答人民,报答家乡父老,让沂蒙精神扎根心灵,代代相传!
我老家在临沂市沂南县,沂蒙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很小的时候,父辈就常常给我讲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的故事,每一次都让我和小伙伴们着迷,以致于“玩打仗”成为男孩们最喜爱的游戏。后来我上学离开家乡,在德州工作生活至今。二十年多年里,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沂蒙这片红色沃土上一个个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令我骄傲,也成为我不断向上的动力。9月14、15日,当我再次来到沂蒙大地,虔诚地走进红色课堂,深情地缅怀革命烈士,洗濯心灵,朝圣这片红色的土地,心中升腾起无限的感恩和震撼,获得了巨大的激情和力量。
在莒南县参观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寻找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轨迹;在沂南县瞻仰“红嫂纪念馆”,含泪聆听革命后代追忆前辈的事迹报告;在蒙阴县观瞻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在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墓前默哀,回忆当年那隆隆的炮声和党群、军民鱼水情……沂蒙儿女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英勇悲壮的历史壮歌,在我们心灵深处刻下了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和故事:同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女儿惨死日军刺刀下的革命“圣母”陈若克;用乳汁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为照顾好八路军后代,4个亲骨肉先后不幸夭折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毅然跳进刺骨的河水搭起“人桥”、让部队快速通行的那群沂蒙女性;还有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的支前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 这传奇的英雄和英雄的传奇事迹在浸润着、震撼着、感动着我的心灵。
我在想,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沂蒙人民铁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喊出了“一块布也要做军装、有一口粮也要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战场”的心声,用独轮车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又是什么力量让红色老区在和平建设时期,创造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典型经验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全国推广,甩掉了昔日沂蒙“四塞之崮、舟车不通”落后帽子,发展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书写了更加恢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画卷?这,就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产生和发展于沂蒙老区,但她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内涵,她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老区的革命史实再次告诉我们,今天的政权是靠人民的支持获得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才是保证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路线。同样,今天的执政地位依然要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巩固,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创业难,守业难,兴业更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深层次矛盾日渐显现,认清我们党执政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执政面临严峻考验,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增强忧党意识、兴党意识。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红色政权,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能够引领改革建设大潮30多年,有今天这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局面,凝结了无数共产党人的汗水、智慧与创造。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我们党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警醒、不奋发,否则就有负于时代和历史。近期以来,日本制造了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事端,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妄图颠覆我国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我们要提高警惕,既要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更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用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为捍卫领土主权提供坚实保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从沂蒙山走出来、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牢记并认真履行入党誓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讲党性、不忘本,发扬并传承沂蒙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报答党,报答人民,报答家乡父老,让沂蒙精神扎根心灵,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田甜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