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的十八大

2012年12月05日 16:17作者:李震国来源:大众网

有人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文明结束了。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有人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文明结束了。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和它携手而来,形影不离。经济像极了一个早熟的孩子,个头长得不赖,给人一种错觉,但毕竟是个孩子,可总归是太过依赖资源妈妈。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生态问题:狂风夹带着沙粒,河流饱含着“营养”,大山裸露着皮肤,空气面临着缺氧……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伤口。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中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无不闪烁着党的理论体系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耀眼光芒。
    胡锦涛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家园。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空间格局,如人口的聚集、 城市的发展等。但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经济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与十几亿人口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大问题。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资源毕竟有限,并且有些还处于短缺状态,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就有必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现状,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问题,若不及时预防及治理,会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那就“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近年来,因环境污染损害群众财产和健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创设与更新。这就要求“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现在的中国,被诸多的生态问题所困扰,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长远看来,还会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上“紧箍咒”,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我们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但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区别,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雨果说,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就看我们怎么与生态建立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相信十八大后一定会不一样的美丽风景展现。

责任编辑:田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