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与风筝共舞 民俗走上高端路线

2013年09月25日 23:41作者:来源:大众网

说起年画和风筝,就不得不提起潍坊风筝的发祥地杨家埠,今天,“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中国最大的木板年画产地杨家埠,在这里,手工制作的风筝和年画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高端路线。

在杨家埠,技师向记者展示木板年画的上色过程。记者 张帆 摄

杨家埠民俗大观园内的古街 见习记者 马俊骥 摄

杨家埠民俗大观园中木版年画风格的“福禄寿”雕像 见习记者 马俊骥 摄

一名风筝艺人正在演示手工制作风筝的过程 见习记者 马俊骥 摄

一名技师在演示木版年画的刻版过程 见习记者 马俊骥 摄

  大众网潍坊9月25日讯记者 张帆 见习记者 马俊骥)说起年画和风筝,就不得不提起潍坊风筝的发祥地杨家埠,今天,“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中国最大的木板年画产地杨家埠,在这里,手工制作的风筝和年画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高端路线。

  杨家埠位于潍坊市东北,距市区约10公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木板年画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板年画产地,同时,又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

  “放在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风筝和年画是杨家埠独有的特色品牌,工艺传承600多年,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记者们来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的时候,工艺技师正在手工制作着年画和风筝。

  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工艺特殊,一幅作品的完成,一般经过绘稿、刻版、印刷、手工加工等工序。它全为手工套色印刷,一种颜色一块板,一张年画一般有5至7种颜色。而杨家埠风筝则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

  为了能让这600多年的手工工艺更好的发展,寒亭区建立了杨家埠文化产业园,打造出了以风箏、年画等民间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园区。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俗民风、传统技艺、文物古跡等方面,挖掘特色内涵,培育独特魅力,将零星、分散的民间、民俗文化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

  目前,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核心,产业辐射达23个村,产业户数达到了369户,年生产风筝200万只、年画1600万张,实现产业收入6300万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