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助土陶技艺脱困境

2013年09月19日 10:24作者:宋学宝来源:大众日报

昌邑市卜庄镇有个因烧制土陶而得名的大窑村。尹显德告诉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大窑村制陶业最昌盛时期,村里200多户人家,其中有60多户从事土陶烧制。当时刚刚兴起仿古砖瓦,没有老师可以请教,尹显德只能对照着古代砖瓦制作模具,然后出陶、烧陶。

  昌邑市卜庄镇有个因烧制土陶而得名的大窑村。村民以土陶为生,曾经富甲一方。20世纪80年代后,大窑村土陶业迅速衰败,如今只剩一家从事土陶烧制的。近日,记者采访了大窑土陶技艺第7代传人——尹显德。

  制陶工艺已有1300多年历史

  据《昌邑文化博览》记载,大窑村最早的制陶工艺可追溯到唐朝李世民东征时,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李世民率军东征高句丽时,曾屯兵昌邑北部大窑村一带。为防止战马上船过渤海时惊慌,李世民令军中能工巧匠建窑,利用当地粘土制成陶缸,然后将陶缸一个个排列整齐,蹲于泥沼之中,上面覆盖木板,战马行于其上,“咚咚”作响,声若登舟。

  尹家是大窑村制陶业户的杰出代表。据其家谱记载,前清年间(1754年),尹继尧继承祖业,之后传到第二代尹若敬、第三代尹立安手中。1835年,尹立安扩建窑筒3个,同时收徒,传艺亲戚、朋友、乡里邻居。第四代尹廷敖、第五代尹佃岐、第六代尹丕伦,使其家业发扬光大。后来,接力棒交到了尹显德手中。

  尹显德告诉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大窑村制陶业最昌盛时期,村里200多户人家,其中有60多户从事土陶烧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塑料制品、瓷器、不锈钢器具等各种高性能替代品大量上市,大窑村的泥质大缸、面盆、罐子等土陶用品开始受到冷落,最后几乎无人问津。“土陶制品比较低端,与新兴材料相比不受欢迎,但价格却很难降下来,因为制作土陶是门细致活,费时费力。”尹显德说。

  据介绍,一件土陶的出炉要经过多个步骤:首先要选土、备土,粉土之前要先用水泡,泡好之后再掺粘土,然后和土、踩泥,之后才能制陶,制好后,还要晒1至3天,然后装窑烧制。烧制需要一天一夜。

  “由于无利可赚,村里其他烧制土陶的人都放弃了,选择外出打工或另谋出路,现在只剩下我一家了。不过,我也不再生产水缸、泥盆之类的东西了,主要生产仿古建筑材料。”尹显德说。

  大窑土陶漂洋过海,

  但最担心技艺传承问题

  说起生产仿古建筑材料,尹显德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实现了转变。1983年,潍坊市烈士陵园要修一个长廊并建一个仿古亭,到处寻找能制作仿古砖瓦的匠人却没有找到,最后找到了尹显德。尹显德也没做过,但看到日益萧条的生意,他硬着头皮接下了单子。

  当时刚刚兴起仿古砖瓦,没有老师可以请教,尹显德只能对照着古代砖瓦制作模具,然后出陶、烧陶。好在他干过木匠,制模具得心应手。但为了一个模具,他有时也要花费一个多星期时间,反复试验多次。最终,尹显德用家里的小窑,圆满完成了这批仿古砖瓦的制作任务。“仿古砖瓦的前期生产过程与土陶制品差不多,只是后期多了一个水印的步骤,就是从窑顶慢慢往窑内渗水。这样,瓦的“青”、“灰”颜色才能出来,达到仿古效果。”尹显德介绍说。

  尹显德从潍坊烈士陵园工程中得到启示:仿古材料或许是个商机,是个继承发扬祖辈手艺、摆脱眼前困境的机会。之后,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仿古材料的研发制作上。记者看到他的模具有300多种,尹显德说:“我经常外出到一些景点或者陶器产地考察,看到好的样子就拍下来,回来制成模具,并加以改进。”。

  就这样,尹显德的仿古砖瓦之路逐步走上了正轨,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动物园、栖霞牟氏庄园、刘公岛等省内多家博物馆、风景区,都用上了他的产品。大窑土陶还漂洋过海,销往韩国、日本、美国等地,每年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尹显德最担心的是土陶技艺的传承问题。“前些年村里曾经有几个人跟着我学习,但是看到没有什么市场,就慢慢离开了这个行业。他们不是把烧制土陶看作一门技艺,而是想把它当成赚钱的工具,路走不通,就放弃了。”尹显德说。

  据了解,2011年4月,大窑村土陶技艺被命名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初,省文化厅公示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昌邑土陶技艺名列其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