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传承人李刚——用手指雕塑岁月

2013年09月21日 22:04作者:王德琬 孙文来源:大众日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人物,他的正面、两个侧面和背面,每一面都能显现出人物形象的不同。李刚回忆道,“一块面团在师傅高满囤手里三弄两按,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鱼类,从此我便喜爱上了面塑。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人物,他的正面、两个侧面和背面,每一面都能显现出人物形象的不同。”日前,在李刚面塑工作室内,十几名小学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刚手里的面塑作品——水浒人物“矮脚虎”王英,那粗黑的眉、圆睁的眼,把“王英”的威风和好斗的性格展示的淋漓尽致。

  济宁面塑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岁的李刚是该项目传承人。面塑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如今还被誉为“中国的雕塑”,面塑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祭天地,敬鬼神时,人们做出动物、瓜果、蔬菜等样式的蒸馍作为贡品,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称为”花贡”。后来,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

  面塑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经营,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济宁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最早的面塑就是用作祭祀的,鼎盛于孔府贡品和运河衙门祭祀。孔府面塑以其细致、精美著称。孔府档案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年,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进贡的面食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4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这些都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为孔府制作面点的高家后裔高满囤就是李刚的师父。

  高家的祖上有位名叫高福堂的人,他曾进入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万成公”做糕点师,当年的衍圣公府曾是“万成公”的老主顾。清乾隆后期,该店长期为衍圣公府制作精品朝贡糕点,一度誉满宫廷。高满囤师承高福堂,解放后受聘做了李刚父亲开办的济宁市新新糕点厂的技师。李刚自小就拜高满囤为师学习面塑,不仅发扬了师傅的精湛技艺,还苦心钻研,自成一格。

  李刚回忆道,“一块面团在师傅高满囤手里三弄两按,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鱼类,从此我便喜爱上了面塑。后来我不满足‘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传统技法,开始尝试一些能体现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人物的塑造。”来到李刚家中,刚进门,记者就被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吸引住了。展板上的水浒人物让人将“一百单八将”尽收眼底;古运河的各色商贾人物、渔民生活以及各种小动物,经李刚指尖雕琢仿佛“活”了一样,粗犷的外表,细致的刻画,传神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感叹。

  李刚说,面塑包含了绘画、雕刻、装饰、健美诸多方面的知识。“在创作中我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就学习哪些方面的,图书馆、书店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为求面塑艺术真谛,亲赴北京拜名师学艺,潜心专研,大胆创新。为准确把握并充分展示人物个性,广泛涉猎历史名著人物传记,生活中处处留心,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力求作品达到神似。

  “面塑的价值非常高,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民俗价值。面塑广为流传,各种风俗习惯不同,也使面塑品种丰富,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其二,艺术价值。造型饱满,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浑厚,色彩艳丽,让人感觉到亲切自然;其三,教育价值。以面塑形式传达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之中,启迪人们的智慧;其四,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塑这个‘小玩意’更显示出文化的魅力。”李刚介绍说,“虽然面塑看上去很小,有时候并不起眼,但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面塑不同于彩塑作品,形成后再上色,而是由不同颜色的面团糅合而成,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手法,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和摸索的过程,无形中也增加了学习和传承的难度。与其他传统的手工业一样,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李刚说。

  作为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李刚和他的面塑作品,参加过多次展览,并得到广泛好评。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面塑艺术已经到了面临失传的濒危状态。为让这门传统技艺流传下去,李刚在工作之余,也在积极地传授着这门独特的技艺。“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艺术就成了现代面塑艺人的责任。我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李刚如是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