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商业化运作传承民俗文化

2013年09月19日 10:32作者:马朝霞 刘旭东来源:大众日报

”一面羊皮鼓,一副紫榆板,日前,笔者采访了四十八岁的金郝庄镇肖北村民间艺人甄荣海。甄荣海十四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大鼓书名师陈立江门下学艺,自此便与木板大鼓结下不解之缘。”  临清传统文化内涵厚重,临清驾鼓、临清时调、临清琴曲、松林田庄吹腔、尚店洼里秧歌、烟店竹马、戴湾四根弦等在继承和创新中代代相传,但也经受着时代的考验。

  “不择地点,不择人群,谁想听,我就唱。上万人不怕多,三五人不嫌少。登过省里、市里辉煌的舞台,也去过挥汗如雨的田间地头和八十岁瘫痪老人的炕头。”一面羊皮鼓,一副紫榆板,日前,笔者采访了四十八岁的金郝庄镇肖北村民间艺人甄荣海。

  甄荣海十四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大鼓书名师陈立江门下学艺,自此便与木板大鼓结下不解之缘。为传承这门技艺,三十多年来,甄荣海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但近年来,电视、电脑等对木板大鼓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一段时间的纠结和尝试后,甄荣海带上木板大鼓走上商业演出之路。除了市直部门组织的专场演出,婚礼、开业庆典等也有他的身影。2010年秋天,他在聊城香江市场演出,共演出43个晚上,嗓子都哑了。除管吃管住外,每天补助60元。“也算行了,比从前我去各村演出,自己拿个大茶缸子去各家敛麦子强多了。”他笑着,“无论如何,这门艺术我不能丢。我得坚持下去。”

  临清传统文化内涵厚重,临清驾鼓、临清时调、临清琴曲、松林田庄吹腔、尚店洼里秧歌、烟店竹马、戴湾四根弦等在继承和创新中代代相传,但也经受着时代的考验。该市将商业化运作作为这些民俗文化实现“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鼓励文化传承者、爱好者走出农村,获得市场认可,不断地将农村传统文化原本粗放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提高;同时,通过商业运作,民间艺人和民间民俗社团获得较高收入,有条件对传统文化进行再投入,实现良性循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