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第一书记”当事业来干

2013年06月26日 15:04作者:来源:大众网

今年4月,组织上选派我到围子街道东堤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兼任围子街道“第一书记”中心组组长。入村工作以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时刻让我感到任重而道远,感慨颇多,但收获更多。

  今年4月,组织上选派我到围子街道东堤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兼任围子街道“第一书记”中心组组长。入村工作以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时刻让我感到任重而道远,感慨颇多,但收获更多。

  带着行李进村那天,原以为怎么着也会有个热热闹闹的欢迎场面。然而下车之后,村干部们表面上的客套,党员们眉宇间的冷淡,群众们脸上的轻蔑,让我感觉似乎有一瓢凉水从头顶泼了下来,满腔的热情一下子变成了泡影。在转身进屋的一瞬间,我听见一位群众低声冒出了一句冷冰冰的话:哼,什么“第一书记”,“过山鸟”罢了……

  在老家当地的方言中,“过山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意思是一只路过的野鸟即使羽毛再华丽,也只是站在树梢上叫唤一阵子,过不了多久就飞走,不会停留多长时间,走走过场罢了……作为一名曾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的“老基层”,我清楚的知道,要想化解这种偏见,只有铺下身子,摸透村情,围绕群众的所思所想,通过“第一书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人心凝聚到一起,将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才能真正与他们融为一体。

  在村里住下后,我利用早、午、晚三个时间段,挨门逐户走访群众。刚开始,碰钉子是免不了的,但时间长了,群众见咱是真心实意“下深水”,也就少了许多敷衍和客套,多了几分热心和实在。有时候,群众白天忙活,晚上自己带个马扎到寄宿点找我,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在交流中,我了解到:1974年胶莱河改道取直时,占用了村内800多亩土地,造成了东堤村现在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窘状。虽然毗邻胶莱河,但由于村内没钱建扬水站,“灌溉难”反而成了制约东堤村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村里道不像道,街不成街,一到雨季,左邻右舍因为排水不畅问题而挥拳相向、反目成仇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一到晚上,仅有的八盏路灯因年久失修都成了“睁眼瞎”,整个村里黑咕隆咚的,没有人愿意出来,更谈不上什么文体娱乐了。村内年轻人不愿意呆在村里,有点办法的都托关系找门路出去打工。

  在详细了解村内情况后,我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文件,并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党员的意见建议,初步拟定了工作规划和任期目标。通过这次会议,让东堤村看到了与先进村的差距,找准了制约发展的问题,鼓足了奋勇争先的干劲。15名年富力强的党员主动请缨,每人负责联系7至8户群众,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村干部们也卯足了劲,决心打一场“翻身战”。

  东堤村是纯农业村,按照党员会上定的计划,首要任务是解决“灌溉难”问题。在考察周边村庄农田灌溉情况时发现,如果在围子街道已经建成竣工的市级“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基础上追加一部分投资,将项目区的引水渠向东堤村延伸数百米,把农业用水引至村西湾塘,那么村南部近200亩农田灌溉的问题就能够彻底解决。带着这一想法,我征求了局领导和街道领导的意见,在他们的倾力支持下,与村干部们奔波近一个月时间,多次到项目主管部门汇报情况,竭力协调争取,终于在麦收前,投资10万元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延伸工程开挖完毕。望着清澈的胶莱河水潺潺地流淌进干枯龟裂的农田,许多村民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在浇灌的现场,巧遇那位当初说我是“过山鸟”的群众,禁不住打趣地问了他一句:“老兄,你看我这只‘过山鸟’怎么样?”那位群众闻言一把攥住了我的双手,更加幽默的回答说:“啊呀,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你这‘第一书记’哪里是‘过山鸟’,明明是俺村的花喜鹊嘛!”

  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好的村风民风是发展的关键。东堤村多年的“后进”消磨掉了村内群众的精气神,如何让群众的“心”动起来,让群众的精气神提起来,成了我和村干部们的心病。在不断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和村干部通过认真分析,最终确定将工作的突破口放在整治村容村貌上,在村内开展了“建设和谐村庄、争做文明村民”活动,实施了“七项民生工程”:实施环卫清理工程,对村内“三大堆”进行清理整顿;实施亮化绿化工程,为村里安装12盏LED节能路灯,并栽植360棵白蜡和柿子树;实施排水沟建设工程,筹集资金3万元,建设村内主街水泥石砌排水沟,彻底解决雨季村内排水不畅的难题;实施办公场所改建工程,对村内办公区进行硬化,更新部分现代化办公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实施敬老帮扶工程,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和局机关干部捐助的形式,对村内6户鳏寡孤独老人实行常态化帮扶;实施和谐引导工程,对村内主街两侧2000多平方米的墙体进行粉刷,绘制宣传标语、图画100多条(幅);实施文娱健身工程,在村内安装了十余台(套)室外大众健身娱乐器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每到夜幕降临,户外乘凉的村民欢声笑语多了,群众心齐了,气顺了,纠纷少了,笑容多了,整个村子生机盎然。

  群众们的精气神有了,但是困扰东堤村几十年的“穷”字仍没有摆脱。怎样才能让群众富起来?在走访调研中我发现,近几年村里几户“能人”陆陆续续的搞起了葡萄种植,但是由于品种跟不上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又比较落后,且不能恒温储存,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针对这一情况,我立即邀请市农业部门的专家对东堤村葡萄种植进行了考察论证。结果令人欣喜,无论是土壤还是水源,东堤村比较适合大规模进行葡萄新品种种植。当即,我和村干部制定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先后多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胶东地区考察学习,邀请农技专家、管理专家和当地种植大户现场说法,通过对比和算账的办法,让群众们开阔眼界,统一思想,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现代农业”,什么叫“市场经济”。现在村内引进了“美国提子”和“红宝石”两个葡萄品种,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0%。在此基础上,我与村干部未雨绸缪,积极对外沟通,拓宽葡萄的销售渠道,目前已与多家葡萄销售和加工企业初步达成销售加工意向。

  回顾3个月来的工作,经历过冷漠和误解,也经历过热情和信任,虽然取得些许成绩,但是感觉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第一书记”工作在村里,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些艰苦,但作为一名受组织教育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必须去面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我会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第一书记”当成事业来干,带领东堤村一路前行。

  (作者:昌邑市围子街道东堤村“第一书记” 刘英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