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第一书记” 需向沈浩学习
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根据安排,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的基础上,要从机关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后进村级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第一书记”,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为党分忧、为民服务,值得深思。在这方面,沈浩无疑树立了榜样,群众就需要这样的“第一书记”。
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根据安排,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的基础上,要从机关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后进村级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第一书记”,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为党分忧、为民服务,值得深思。在这方面,沈浩无疑树立了榜样,群众就需要这样的“第一书记”。
要沉得下身,不当逃兵。沈浩进驻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长期驻扎在村里简陋的小屋里,从被怀疑成“镀金对象”到成了农民知心朋友,实现了从“城里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这与他真正静得下、沉得下来密不可分。与之相反,我们一些干部却把驻村当作“镀金”,虽然有了驻村干部身份,却身在朝营心在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有事必须到村上去外,几乎找不到人影,如果连时间都不能保证,又如何真正为群众服务呢?
要深入群众,多听民意。沈浩不仅长期驻扎在村,更重要的是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面对“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进富裕门”的现实,他扑下身子,挨家挨户了解民情,村民疾苦,村里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这为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这与一些驻村干部害怕与群众打交道,害怕碰上麻烦事形成鲜明对比,驻村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了解他们才能懂他们,才能把民心组织起来,干大事,解难事。
要解决急难,兴办实事。沈浩第一次踏上小岗村的泥泞路,就发誓要为群众多办实事,不搞“面子活”,不走“短平快”,6年里不仅完成了铁路上的“断头路”接头解决群众行路难,还为大力招商引资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拥护。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驻村干部要赢得群众,只有像沈浩那样,通过实际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鱼水之情”,也才不枉驻村初衷。
希望那些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能够从沈浩身上受到启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