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群众当亲人——记省地税局选派涝坡镇孙卢鸡山村“第一书记”林欣臣
在莒南县涝坡镇海拔585米的鸡山西部,有一个小山村名为孙卢鸡山村。为了把规划变为现实,他风里来,雨里去,搞规划,跑资金,脸黑了,人瘦了,一项项规划却变为现实呈现在乡亲们面前。
大众网讯 在莒南县涝坡镇海拔585米的鸡山西部,有一个小山村名为孙卢鸡山村。村委大院旁边有一棵远近闻名、历经100多年沧桑的大银杏树,它高20多米,亭亭如盖,雄伟壮丽。青山不语,银杏作证。去年3月,它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村民——省地税局选派的“第一书记”林欣臣。任职以来,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群众当亲人,扑下身子、亲力亲为,为任职村办好事、解难题,得到了村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把村民当亲人,摸清村情谋规划
林欣臣来到村里后,白天到田间地头熟悉村情村貌,晚上到村民家里拉家常,没过多久,就和村民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的称他“小林书记”。
“小林书记刚来的时候,就感觉他很朴实,虽然是省里来的,但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对村里的老百姓就跟自家人一样。”老党员孙运存说。
“来村里之前,我就想,要把自己当村民,把村民当亲人。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一定要为村里多做事。但‘第一书记’的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说实话,刚到村时我也有些摸不清头绪。”林欣臣说。
“怎么办?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吃透村情民情,才能找到问题,找出路子。”林欣臣说。
入村后,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入户访谈等方式,林欣臣迅速掌握了村里的第一手资料。村情民意都记在了“第一书记”工作日志上,更记在了他的心里。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强班子、打基础,谋规划、促发展,提水平、达目标的三年工作规划。通过工作生活中的接触,村民逐渐认识、熟悉了这个年纪轻轻却热情、认真、务实的小伙子。“林书记来了一年多了,我们从没有见过他在村里吃饭。他为我们村办那么多好事,大伙真心实意地想请他吃顿饭,可他就是不肯。”老党员卢绪国说。
村民们能看到白天林欣臣在四处奔走,但他们或许很少看到夜晚林欣臣在台灯下为解决村子发展难题,查资料、定规划、找出路,但静静站在村头的大银杏树,却默默见证着一切。
甩开膀子真心干,件件实事放心上
“农民群众最讲实惠,他们往往不听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只有干成了事,群众才信服你,党员干部拥护你。”谈起在村里工作的一年多感受,林欣臣颇有感触地说。
为了把规划变为现实,他风里来,雨里去,搞规划,跑资金,脸黑了,人瘦了,一项项规划却变为现实呈现在乡亲们面前。
每一项工程都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每一件实事都办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
“村里新修的几条路铺得真好啊。你看现在,上地、外出、送孩子上学多方便啊,整个村就像换了个样似的。”投资50余万元,总长2400米的硬化路,让乡亲们摆脱了祖祖辈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烦恼。
“原来的办公室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旧又破,几近危房。现在宽敞敞,亮堂堂,干什么工作都感觉有劲儿。”投资25万元新盖的办公活动场所让村里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党建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小广场上,我们能打球、健身、跳舞,比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强多了。”投资6万元新建的健身活动场所和图书阅览室让乡亲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出水口就在地里,浇地不但方便,而且省水、省钱,每亩增收200元不成问题。”投资15万元的水库清淤加固、灌溉管道铺设等小农水项目,让乡亲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在干旱面前更从容,对增收更有信心。
“今天,我在视频中看到爸爸了。”投资10余万元建设的莒南县首家留守儿童“爱心家园”让留守儿童的心不再孤单。
“天刚一擦黑,这路灯就亮了,不用插电,还雪亮雪亮的,真是个好东西。”投资20万元安装的36盏太阳能路灯,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从此告别了夜晚的黑暗……
“刚开始的时候,林书记提出的计划村民都不相信,觉得不可能实现。可是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夸林书记能干,老百姓也拥护村里工作了,工作也好开展了。”村支部书记孙钦利乐呵呵地说。
“太阳能路灯正式启用的时候,正好硬化路、小广场、办公场所、水利工程等好几个项目都竣工了,就在4月27日晚上村民们自发地搞了个小型庆祝活动,没想到来了两三百人,临村也有许多村民来看热闹。那天我们几个‘第一书记’也都很兴奋,在广场舞表演中,还跟老百姓一起即兴地现场表演了一段锣鼓节目。看到老百姓那么喜悦,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林欣臣对那晚的情形记忆犹新。
这所有的一切,最清楚的应该是那棵大银杏树,因为施工机械的隆隆声常常在它的身边萦绕,太阳能路灯的光照亮了它的叶子,办公场所和小广场就建在它的树荫下,它高大的身躯直入云霄,村里的什么事儿它会看不到呢?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