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造血记”(3):京剧进村 洪水中上党建课
在德州市“第一书记”临时党委书记、袁家寨村“第一书记”刘玉富的带领下,8位“第一书记”如“八仙过海”,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各显神通,由“帮扶”到“引路”,变“输血”为“造血”。他们身体力行,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建立农村书屋、开展支教活动、完善村级党组织建设……转变了村民的陈旧落后思想,锻炼出了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基层党员队伍,打造出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编者按
9月10日至9月13日,大众网“走近‘第一书记’,共建美丽乡村”报道组来到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腰站镇两个乡镇,或者在辣椒大棚里,或者在修路工地上,或者在村民活动中心,或者在“党员家庭”牌前……大众网记者多角度、广视角地采访了8位“第一书记”,发现村民眼中的“书记”,记录他们带来的耕作模式的变化、基础设施的变化、文化惠民带来的变化、产业兴村带来的变化、党建思想带来的变化,体验第一书记们变“输血”为“造血”、从收入致富到思想“致富”的诸多故事。当前,一场平原“造血记”正在这里轰轰烈烈的上演……
即日起,大众网将刊发“平原‘造血记’”系列报道,尽呈“第一书记”风采与他们带来的乡村变化。
平原“造血记”(3)京剧进村,洪水中上党建课
大众网记者 姜洋 马俊骥 石少军 满志旺
“第一书记”给村里修了小舞台,配备了音响和灯光设备,京剧社越来越红火,腰站镇锅培口村支书李书华笑开了花。记者 满志旺 摄
腰站镇锅培口村的京剧社越办越好,“草台班子”拿到的荣誉挂满了墙。记者 满志旺 摄
在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书记”所在的村子采访时,记者听到村民说的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村里这么好,‘第一书记’走了之后可咋办?”实际上,村民完全可以吃下一颗“定心丸”。因为,在德州市“第一书记”临时党委书记、袁家寨村“第一书记”刘玉富的带领下,8位“第一书记”如“八仙过海”,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各显神通,由“帮扶”到“引路”,变“输血”为“造血”。他们身体力行,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建立农村书屋、开展支教活动、完善村级党组织建设……转变了村民的陈旧落后思想,锻炼出了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基层党员队伍,打造出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文化惠民:
京剧“草台班子”县里拿金奖,广场舞“跳”出了生产力
“别的事,咱不谈,培口芝坊不平凡,说说12、13年,省里派来当家人……”这是腰站镇锅培口村京剧社自编自演的快板书《夸新事》里的唱词。“不光我们村,周围小芝坊、大芝坊的,都来京剧社唱戏。”锅培口村支书李书华说,可别小看了这个“草台班子”,平日里摸锄弄锨的村民上了舞台人人都能露一手。
9月10日,在李书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锅培口村的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北侧的空地上设有健身器材和篮球架,南侧是一排社区活动室,农村书屋、电教室、育龄妇女检查室、京剧社排练室一应俱全。
李书华一一打开活动室的门,只见阅览室内,不同种类的图书摆满了一整排书架;电教室里,学习桌椅、电脑电视装备齐全;育龄妇女检查室内,隔帘软床温馨私密;排练室里,音响设备专业完善。
“按照要求,村级活动场所要兼备村民服务中心、议事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四项功能。”锅培口村“第一书记”田玉胜说,有了这几个活动室,这四项功能就齐全了。这位来自潍坊医学院的“第一书记”上任之后,发挥文教优势和医学专长,联系学校为村里建起了阅览室、装修了检查室、捐赠了灯光音响设备。京剧社不仅有了单独的排练室,还用上了“没有尾巴”的话筒。
“以前唱戏,村里有人说不务正业,‘第一书记’支持我们唱,给我们开了排练室,装了音响,大家越唱越有劲头。”京剧社成员王敦星说。
京剧社越办越好,村民们不再满足唱一些“老段子”,开始自编一些新唱词,宣传党的好政策、歌颂农村新生活,《夸培口》、《夸新事》等原创作品层出不穷,拿到的荣誉证书挂了一墙,京剧联唱《夸培口》还获得过平原县农村优秀文艺节目汇演金奖。
同样越来越有劲头的,还有三唐乡袁家寨的村民。天一擦黑,袁家寨“第一书记”刘玉富就把村里的音响搬到了村委会办公室门口,音乐一响,十几位村民闻声而来,跟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以前天黑了就没事干,呆家里看看电视就睡觉了。现在一听见放音乐就来广场这跳舞扭秧歌,没事锻炼锻炼!”村民李凤云今年60岁了,闺女在德州市住。往年一到冬天,家里没活,村里又冷冷清清的,李凤云都要到闺女家住上几个月。不过今年不打算去了,因为她跟邻居们约好了排练舞蹈节目。59岁的袁家寨村民吕清波和老伴李明英都是村里秧歌队的演员,一听见广场响起锣鼓声,俩人就拿起道具兴冲冲的去排练。“今年俺们还在县里比赛得奖了,一等奖!”
“刚到袁家寨时,感觉生活特别单调,天一黑,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缺少精气神。”刘玉富告诉记者,一来到村里,他就联系资金给村上置办了音响设备。“我把网上的教学视频下载下来,让妇女主任领着头跳,每晚不管有没有人,音乐准时开,慢慢地来跳舞的就越来越多了。”
渐渐地,刘玉富发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邻里关系和谐了,晚上出来玩的人多了,村子“活”了。“以前赶上收麦子浇地,我们村人一般就是蹲在地头抽闷烟,天擦黑就回来睡觉了,一晚上能干完的活得拖上两三天,现在大家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干活有劲儿,也不觉得累。”吕清波说。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