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淘金记”(1)搭冬枣大棚 每亩地多挣1万

2013年10月04日 10:14作者:陈宏发 赵洪栋 刘明明 纪学敏来源:大众网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农民固守着传统的耕种饲养模式,解决了温饱却难致富。“第一书记”到沾化农村,带来“变”的思想,以农民为主体,调整产业,打造特色明显的示范园区,农民集体双增收,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迸发出新动力。其间,作为沾化县的品牌产业,第一书记教会了枣农们用大棚种植冬枣,而这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每亩地比原来多收入1万多元。

  编者按

  日前,我省确定了产业特色明显、重点项目突出的8个县(市、区)作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其中包括滨州市沾化县。同时,沾化县也是我省“第一书记”的重点产业帮扶县。9月24日至9月26日,大众网“走近‘第一书记’,共建美丽乡村”报道组来到沾化县大高镇、下河乡、利国乡等3个乡镇的12个村子里,与一脸汗水、两脚泥土的11位“第一书记”促膝交谈,与受益于“第一书记”的村民们共同体味产业兴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即日起,大众网将推出“沾化‘淘金记’”系列报道,尽呈“第一书记”风采与他们带来的乡村产业“淘金”过程。

  

“第一书记”刘庆明向记者演示二代冬枣嫁接过程

   

在“第一书记”丁立臣(右)的帮助下,家里有了冬枣大棚,朱荣章(左)大爷高兴地合不拢嘴

 

马家坊村的冬枣示范园

 

马家坊村村民徐西梅希望自己家也能早日盖上冬枣大棚

 

沉甸甸的冬枣压弯了树枝

 

大楼村村民宋堡家也冬枣马上就要成熟了

 

庞家村的大棚冬枣熟了,有了“第一书记”帮忙修的路,冬枣再也不怕销路问题了

    大众网记者 陈宏发 赵洪栋 刘明明 纪学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农民固守着传统的耕种饲养模式,解决了温饱却难致富。“第一书记”到沾化农村,带来“变”的思想,以农民为主体,调整产业,打造特色明显的示范园区,农民集体双增收,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迸发出新动力。其间,作为沾化县的品牌产业,第一书记教会了枣农们用大棚种植冬枣,而这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每亩地比原来多收入1万多元。

  “你看这个枣,不仅个大、皮薄、肉脆、糖分多,而且熟得早。”9月23日下午,在沾化县大高镇马家坊村村南头的冬枣大棚里,68岁枣农朱荣章摘下一把冬枣,让大众网记者尝尝鲜。

  朱荣章告诉记者,自从用上大棚,打药比往年少了一半,遇上下霜、下雨等坏天气也不用担心枣裂。朱荣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田(露天)冬枣平均每斤5元,大棚冬枣能卖到15元,亩产按照2000斤计算,去除成本,每亩地能多收1万多。

  但是,这个让枣农增收致富的大棚项目,当初建设却不是一帆风顺。

  省国资委纪委副书记、驻马家坊村“第一书记”丁立臣回忆说,今年4月份,他跟4名同事作为“第一书记”来到马家坊等5个村子帮扶。到村后,他们结合沾化冬枣品牌优势,提出发展大棚冬枣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路,并协调了150万资金,准备为5个村修建200亩大棚冬枣示范园。村民只需每年每亩缴纳1000元,连交三年,就可以用上大棚,比自己建每亩节省4000元。但面对天上掉的“馅饼”,却没有村民去接。

  “以前咱没有种过大棚,不会管理,心里打鼓啊,万一赔了呢?”61岁的村民张同云种了十多年枣树,是村里的“种枣能手”,连他都打怵,其他村民更是不敢随便答应。

  为了让村民放心,5位“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党员干部、种枣能手到附近乡镇参观冬枣大棚,请大棚种植户“现身说法”,还从县冬枣办公室、市农业局请了专家,到地头给农户讲大棚冬枣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的老党员朱荣章和20多户村民带头建起了第一批大棚。建大棚时,由于枣树太高,需要把已经结枣的枝子剪掉,“我爹心疼地坐在地头哭”。朱荣章的儿子、马家坊村村主任朱振民回忆说。谨慎的张同云只把一半的地建上大棚,如今他开始后悔了:“明年我自己花钱,也得把剩下的地建上大棚”。

  冬枣长得好,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往年,马家坊的冬枣随行就市,等着枣贩子来地头收购,“冬枣大量上市时,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卖不上好价钱”。为此,丁立臣多方协调,与山东银座达成农超对接合作,5个帮扶村的冬枣直接送到银座超市卖,减少流通环节,价格有了保障。

  9月24日中午,就在大众网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本部副部长刘东红来村里查看冬枣长势,商定订购细节,“马家坊的冬枣很快就能卖到银座超市了”。

  科学种植提高冬枣品质,农超企业对接保证冬枣销售。丁立臣认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思想转变,马家坊通过建设冬枣示范园区,让农民认识到大棚的好处,带动大棚冬枣发展,形成规模品牌效应后,“农民增收自然不在话下”。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