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汝军:让农村孩子过上城里生活

2013年12月16日 14:02作者:王健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一提起东营市外侨办选派到利津县明集乡东堤四村的“第一书记”王汝军,东堤四村没有不为他竖起大拇指的。

  未来翻译家培育工程,2013年每周由外教为东堤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各上一节外语口语课。

  修路前后对比照片。共修路2公里,总投资40万元。

  大众网东营12月16日讯(记者 王健)一提起东营市外侨办选派到利津县明集乡东堤四村的“第一书记”王汝军,东堤四村没有不为他竖起大拇指的。投资40万元为村里修公路,投资4.5万元为贫困户建设安居房一套,投资4.8万元请来外教为东堤四村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孩子每周各上一节口语课……王汝军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让农村的孩子也过上城里孩子的生活。

  40万元重修2公里公路

  记者在东堤四村了解到,王汝军驻村前,村里还有条主干道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没法出门了,尤其是老人,特别容易滑倒,小孩子更是会弄得一身泥一身水的回家。”王汝军说,他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重修这条公路,“因为这条路一直通到村民干活的地里,所以修好它,车就可以自由进出。”

  据了解,王汝军前后协调资金40万元,为村里修起了这条公路,全长2公里。

  兴建生态种植基地,提高人均收入

  王汝军说,东堤四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耕地面积2490亩,以粮棉生产为主,部分农户种植高温蔬菜大棚,主导产业比较薄弱。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近年来,东堤四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瓜菜种植规模偏小,全村瓜菜面积零星分散、不集中、不具规模化, 尚未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个品种一个基地”的科学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

  2012年以来,在东营市外侨办的帮扶下,东堤四村兴建了明侨高效生态瓜菜种植基地,蔬菜大棚由2011年的42个增加到66个,鱼塘增加2处,西瓜种植面积也同比增长30%。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初步确立高效生态瓜菜产业为东堤四村的主导产业,预计2013年度东堤四村人均增收3250元。

  王汝军告诉记者,群众最实在,也最现实。如果他们关心的问题解决不了,调整产业结构也会成为一句空话。王汝军通过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好了群众最为关切的土地流转、投入、技术、销路和水利保障等问题。以“明侨高效生态瓜菜种植基地”建设为主题项目,积极联系协调东营市妇联,为符合条件的拱棚户每户发放6万元的贴息贷款;积极协调市农业局,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助8万元,对拱棚建设所需的人工费进行了补贴;协调资金2万元为每个拱棚安装了防虫网。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王汝军说,那就是统一组织,高标准建设拱棚。2013年3月至4月,明侨农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拱棚户代表多次外出考察,统一采购了拱棚建设用料,由寿光拱棚建设队统一施工,建成24个拱棚。每个拱棚投资6万元,占地2200平方米。

  除了硬件支持,加强技术指导也很关键。王汝军说,他积极的争取到了东营市和利津县农业局的技术专家支持,以利津县明侨农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为农民搞好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再就是销售的问题,明侨农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到寿光、北岭等地跑市场并签订销售协议,解决了瓜菜销售难的问题,为拱棚户吃上了“定心丸”。开挖水库,为瓜菜基地提供用水保障。为解决用水难问题,在高效生态瓜菜种植基地中心开挖了一座2.5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并对外承包养鱼。协调资金4万元开挖沟渠和安装排水管道,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未来翻译家”,村里小学迎来了外教

  2012年年底,王汝军协调联合东营市外事翻译室、东营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启动实施了“未来翻译家”培育工程,采用中外专家现场授课和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对利津县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培训,根据中小学生的需求,培训内容以英语学习相关知识为主,涉及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寓教于乐,增强培训效果。

  据了解,今年2月27日,东堤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正式迎来了外教授课。“原来的英语课没有专业老师,都是音乐老师代课。”王汝军说,东堤小学面向附近12个村,去年的英语考试在全乡倒数第一,今年在全乡是第一名;在全县近40多所小学里面也是名列前茅。

  “外教真的很好,有黑人有白人,我们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每周都盼着他们来给我们上课呢!”五年级学生王瑞璇告诉记者,外教老师上课都很有意思,“会带着我们做游戏,一边做游戏就能学到知识呢!”

  王汝军说,“未来翻译家”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大力支持,“以前为了让孩子学好外语,都得带孩子跑到利津县城去,现在有了外教,比培训学校教的还好,一个暑假就为家长省了好几千元。”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