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村貌、抓致富 “第一书记”帮扶两不误

2013年12月19日 07:54作者:刘进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鲍楼村通往346省道约1.5公里的柏油路年久失修,村民反应强烈,经过鲍楼村“第一书记”积极协商,该项目列入了县交通运输局的维修计划。鲍楼村“第一书记”找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及本县农业局,带领全村的温棚芸豆种植户学习技术和方法。

  “第一书记”在养殖场询问情况

  五个帮包村铺设的自来水管道

  村民向藕池里放鱼苗

  改造后的养鱼池塘

  大众网菏泽12月14日讯(见习记者 刘进)“我们相信,无论工作困难有多大,只要扑下身子,开动脑筋,真抓实干就有办法,就会干出成绩。”在成武南鲁集镇五个村,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二批“第一书记”如是说,也如是做。他们靠真抓实干让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帮村民找到致富门路,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一书记”来帮忙,村貌大变样

  “提升乡村的第一步要从改变村貌开始,给村里一个全新的面貌,会给村民们打心眼儿的信心。”这是王鹏飞带领“一书记”们走访了各个帮扶村庄后工作小组达成的共识。

  改村貌就要改集体活动设施条件。为了让村里办公、开会能有像城里人一样便利直观的条件,帮包范庄村的“第一书记”争取得省人口学校的支持,向南鲁集镇政府及5个帮包村各赠送1套投影仪,6台仪器,总价值6万元。帮包大王庄村的“第一书记”积极争取了2万元,为大王庄村“两委”活动室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脑、无线广播系统、音响设备等,大大改善了村里宣传教育、会议活动的场所。同时,通过种植景观树、月季花等,对活动室门前广场进行了绿化美化。范庄村“第一书记”自筹资金,安装照明、播放等工具设备,为村里建起村级文化娱乐活动广场。

  “以前晚饭后,总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有了广场和设备,晚饭后我们聚在一起,做起了保健操,身体感觉健康了,精神也好了。”范庄村村民李爱芝说。

  鲍楼村通往346省道约1.5公里的柏油路年久失修,村民反应强烈,经过鲍楼村“第一书记”积极协商,该项目列入了县交通运输局的维修计划。目前已完成前期道路修补工作,明年上半年气温适宜后加敷一层沥青就可完工。

  在范庄村“第一书记”积极联络下,县公路局为村里添置了40多个塑料垃圾箱。垃圾箱的设置在村里掀起了不小的影响,村民们一想起就连扔垃圾都有一种城里的感觉了,打心眼里觉得“有面子”。

  今年4月中旬开始,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5位“第一书记”帮包村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作。5个村自来水管线埋设、2020余家农户的水表安装接,这些工程的实施,改变5村村民饮用地下污染水的历史,彻底解决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抓村集体增收,种藕养鱼搞生态经济

  经过调研,“第一书记”们发现,3个村里存在面积不小的坑塘,由于无人管理,水质变得很差。怎么治理好他们是“第一书记”们思考的问题。最后,他们一致同意,专门治理不如利用好这些坑塘。鲍田庄、鲍楼、小王庄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本村所拥有的12亩、100亩、10亩坑塘进行改造利用,共投入经费约13万元;同时借助曹县人口计生局的支持,投放藕苗9000公斤(折合人民币约5.4万元),为发展莲藕种植产业打下了基础。随后,他们又对坑塘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种植绿化树种,改善了全村的村容村貌。

  鲫鱼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今年10月份,鲍田庄村借助鱼台县人口计生局的支持,利用村中已有的水质条件充足的6亩藕塘,又投放了价值近万元的鲫鱼鱼苗,发展鲫鱼养殖产业,并通过承包方式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鲍楼村有一处废弃多年的砖窑厂,占地约30亩,其中有挖坑取土形成的水塘约20亩。该窑厂10年前因工伤补偿交由原村主任经营,“第一书记”到任之后,多次到废弃砖窑厂实地考察,并与镇、村两级及原村主任多次沟通磋商,将窑厂土收归集体管理。之后在水塘里投放了价值近万元的鲫鱼苗,下一步还将在窑厂土地上投资建设猪舍,将来把窑厂土地、水塘及猪舍整体发包,实行“立体养殖”。

  小王庄村“第一书记”经调研论证,为该村搭建了一个圈养7000—8000只肉食鸡规模的养鸡场,地点设在了该村的河边藕塘附近,以便于利用鸡粪营养藕塘。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万元,建成后的鸡场产权归属村集体所有,采用承包方式经营又可增加村集体收入。

  带头探索致富路,群众胆子也大了

  怎么让村民个体致富也是“第一书记”积极探索的事情。

  “第一书记”借助扶贫政策,协助村“两委”积极扶持该村村级民办企业的发展。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鲍田庄村村民鲍玉鹏自筹资金,今年9月份开始,与青岛一家生产箱包的独资企业合作,在村中建立起一个小型箱包加工厂。招工中,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加入,为村民致富提供了新方法。

  鲍楼村“第一书记”找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及本县农业局,带领全村的温棚芸豆种植户学习技术和方法。由此,全村的温棚芸豆种植户得到了大量的种植技术和信息支持,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有了新技术,我们种芸豆放心了很多,专家给了很好的意见,下一步我会扩大种植面积。”芸豆种植户鲍庆来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