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札记:为群众办事好想法还要接地气

2013年05月23日 07:15作者:晁明春来源:大众日报

主人公:张晓亮,32岁,济南市外办涉外礼宾处副主任科员,济阳县孙耿镇官庄村“第一书记”。2012年7月,首批50只芦花鸡鸡苗被引进合作社农场,全部为林下散养,所有鸡饲料都由农场蔬菜种植区和粮食种植区专供,100%纯粮食蔬菜,真正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

  原标题:为群众办事,好想法还要接地气

  主人公:张晓亮,32岁,济南市外办涉外礼宾处副主任科员,济阳县孙耿镇官庄村“第一书记”。
  村庄概况:官庄村位于济阳县孙耿镇北部,全村135户,504人,耕地1160亩,是一个小村庄。村民以种植露天农作物小麦、玉米等为主,村内青壮年劳力大都在外务工;村容村貌不尽人意,基本都是泥土路,只有一纵一横两条硬化路面。
铺水泥路 发西瓜财
  我于2012年5月29日到官庄村任“第一书记”。到任第一件事,便是召开村“两委”会议,与村班子成员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村内情况的介绍;走访村民,倾听他们的诉求,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变。
  熟悉了村情民意,一个以带领群众致富、村集体创收为目标“三个一”的三年帮扶计划,很快被“端”到了全村群众面前:“打造一个高档次文化健身广场”,“修一条高标准的乡村公路”,“建设一个集林下养殖、大棚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种植养殖园”。这“三个一”计划,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帮扶单位的态度,看到了我干实事的决心。
  发展思路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字:干!通过多方协调,仅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村里就新建了健身广场,新修了乡村公路,总投资43万余元。看到各家各户门前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听到老人和孩子们在健身广场上欢声笑语,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市外办协调20万元扶贫款,帮农民新建了28个西瓜大棚。从大棚基建到育苗选苗,我都是精益求精,生怕有一步走错,让群众受损失。去年底,雾霾天气频发,而大棚西瓜对光照和温度要求又极高,这直接导致了播种延迟,好在我们反应及时,专门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瓜农生产,保证了西瓜的质量产量。今年5月份以来,针对西瓜集中上市的情况,我又与市城管局积极沟通,借助“西瓜地图”让瓜农直接到市里卖瓜,使西瓜的价格和销售都得到了保证。算算账,瓜农多的可以收入8万元,少的也能超过3万元。在大家纷纷拿着自己种的西瓜,争着让我品尝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所有的付出全都值了。
发展林下养殖
培育鸡蛋品牌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当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多方论证和村“两委”会议研究,我们选择了利用林下养殖打造品牌鸡蛋的项目。
  帮扶项目需要新思路。村“两委”决定:村集体以外办协调的帮扶资金入股,占80%的股份;技术管理人员以自有资金及技术入股,占20%的股份,双方按出资比例分红;村集体不参与项目的管理经营,管理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产品销售由“第一书记”暂时代为负责,待形成市场体系后再聘用专业经理人负责或同相关实力企业合作经营;村集体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运营,但要对项目的整体运营进行监督并享受分红。
  这样做的好处是:弥补了村集体市场经营方面经验缺失的短板,消除了村干部谋私的空间,而且也解决了生产中的用地及融资难题,为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2012年7月,首批50只芦花鸡鸡苗被引进合作社农场,全部为林下散养,所有鸡饲料都由农场蔬菜种植区和粮食种植区专供,100%纯粮食蔬菜,真正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为了学习养殖技术,我们还分别请来日本、台湾的养殖专家以及县、镇农业专家来村指导。
  为了保证产品能够畅销,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走访了高新区齐鲁软件园等市区的大型企业及农贸市场,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并同部分企业及超市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对养殖技术和市场有了一定的把握后,我们于2013年3月正式引进了2000只芦花鸡,开始大规模养殖。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满心欢喜的期待芦花鸡产蛋时,H7N9禽流感突然暴发,禽蛋类产品市场遇冷,我们前期的宣传、销售工作也一度陷入停顿。说实话,我也曾一度想到放弃,但想到渡过难关后就有钱为村内的困难群众多办一些实事,有钱为村里的孩子多买一些学习用品,我决心即使付出再多也要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
  经过向畜牧专家求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论证,最终我们以“健康鸡下健康蛋,生态散养的鸡染病率远远低于集约化养殖”作为宣传理念,把销售对象锁定在了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身上,并同阳光大姐、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进行了沟通。终于,我们的产品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并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村农场2000只芦花鸡发育良好,鸡蛋将于6月底供应市场。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整理)
◆心灵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村挂职已经一年了,有艰辛、有辛酸,也有喜悦和感动,可以说感慨万千。要想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必须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民,站在农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想让农民理解你,你就必须先去理解他们。再好的想法不接地气,再可行的措施农民不接受,也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同时,既要考虑发展的长期效益,也要考虑好农民的既得利益;既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想法,又要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难处。通过我们的努力付出能够为农民群众做一点实事,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农民借助我们这个平台实现更大的发展,是我们“第一书记”的梦想。而我,正走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路上。

               (张晓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