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引水记:清淤通水,搬迁建校

2013年11月08日 10:49作者:来源:大众网济宁站

郝鹏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对“水”既爱又恨。”郝鹏一边说着,一边比划,脸上更是掩不住地兴奋。

  大众网济宁11月4日讯(见习记者 苑仁峰)郝鹏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对“水”既爱又恨。

  自2013年3月18日他作为“第一书记”帮扶泗水县星村镇左家庄村以来,如何解决“水”是问题就困扰在他心头。“天旱的时候盼下雨,下雨的时候又盼着赶紧天晴。这种复杂的心情,不了解村里情况的人不会理解。”郝鹏告诉记者。

  清淤、通水:让村民不再“靠天吃饭”

  左家庄村位于泗水县境东北方向,其向北四五里的距离便是泰安新泰市。村子大致呈“凹”字形,村民房屋多建在低洼处,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村民口中的“南岭”和“北岭”两处。村里农作物主要以抗旱能力强的花生、地瓜为主,小麦种植面积很少,若在雨水多的时候,村里还能利用几处“截浅”(小水库)搜集的雨水来灌溉,而一旦赶上天旱,全村1130亩耕地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

  入村以后,郝鹏经过一个多月的摸底走访意识到:村子要想富裕起来,必须首先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五通十有’中有一项是通自来水,只要能完成这项任务,村民基本就能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

  谋定而后动。郝鹏思前想后,认为自来水通水自然好,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农作物灌溉用水问题。“经过与村委其他成员商量,我们决定采取长短线计划结合的方式。”郝鹏告诉记者。

  他所谓的“长短线计划”即首先着眼于当下,对村里已有的几处“截浅”进行清淤,通过增加蓄水量来缓解天旱灌溉难的问题;同时,先后邀请县、市、省里三批专家赴村对通自来水打井开展地点测定工作。

  “郝书记年轻有干劲,并且思路活、点子多,通过清淤扩大蓄水量,今年村里的灌溉问题基本解决,收成也明显比以往好,村民对通上自来水的期盼也更加热切了。”村支书杜希彬告诉记者。

  当记者走进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通自来水的工作已提上日程,各项准备也都在有序进行。然而,在郝鹏的脸上记者却发现他双眉依然紧紧“锁”着。追问之下得知,他现在愁着的是怎样“赶走水”的问题——“引来水”的问题才刚刚解决,怎么又会想着法子“赶走水”?

  搬迁、建校:解决雨天学生安全上学问题  这需要从左家庄小学说起。

  左家庄小学是撤点并校后附近6个村子里唯一的小学,学校现有师生近百人。“当时建校的时候,为了省工,有一面墙是直接用老房子的院墙盖起来的,现在年久失修,一遇下雨天我就得挨个教室去看漏没漏雨,叮嘱老师们一定小心。”学校校长王东升说。

  然而,主要的问题还不是漏雨。按照学校教师王君的说法,最怕的是下雨之后“操场变成了游泳池”:“学校是依地势而建,教室那边在坡上,一进操场整个地势陡然变低,相差1米多。一遇下雨,操场就变成了蓄水池,水多的时候几乎漫过学生腰。学生去厕所都必须有老师陪着,相互牵着手才能过去。”

  “开始想的是‘赶走水’,但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借着左家庄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新建,将左家庄小学一并挪出,建在村头上,既能解决漏雨、积水的问题,也能方便学生上学,一举两得。”郝鹏向记者介绍说。

  他们积极与县镇部门沟通,在获得了肯定与支持后,现已完成规划、征地。

  “我们计划建三层的教学楼,每层4口教室,幼儿园在一楼,大、中、小三个班都有,小学六个年级在二、三楼,所有来就读的孩子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家长也放心……只要资金全部到位,学校就可以施工建设啦!”郝鹏一边说着,一边比划,脸上更是掩不住地兴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