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书记“三从一得” 贫困村走上小康之路

2013年11月04日 16:47作者:李龙来源:大众网

从县长手里抢到建幼儿园项目、帮助村民从蔬菜大棚里寻找财路、争取资源为村子改造电网……今年4月,省残联选派张学坤、吴付军、黄轶飞三人作为第二批“第一书记”来到莘县张寨镇东大寺村、郝庄、尚庄,3人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发展思路,全力帮助帮扶村解决实际问题,3个原来的贫困村开始走上小康之路,而3位第一书记也赢得了村民啧啧称赞的口碑。

  大众网聊城11月4日讯(记者 李龙 见习记者 李乐涛 通讯员 徐庆文 赵富强)从县长手里抢到建幼儿园项目、帮助村民从蔬菜大棚里寻找财路、争取资源为村子改造电网……今年4月,省残联选派张学坤、吴付军、黄轶飞三人作为第二批“第一书记”来到莘县张寨镇东大寺村、郝庄、尚庄,3人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发展思路,全力帮助帮扶村解决实际问题,3个原来的贫困村开始走上小康之路,而3位第一书记也赢得了村民啧啧称赞的口碑。

  从县长手里抢项目,让村里孩子家门口上幼儿园

  “当时,我给县长说,希望能把建幼儿园这个项目分给我们一个名额。“张学坤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见莘县县长,就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过分”的要求。

  张学坤说,与上一任“第一任书记”交接时,他了解到一个情况--村里没有幼儿园,最近的离村也有近20里,几乎到了河南地界。当时张学坤就考虑,要为村里建一个幼儿园。可是,资金从哪里来?

  巧的是,今年莘县刚批下幼儿园建设项目,全县要建设11个新幼儿园。这下张学坤坐不住了,直接跑到县长那里,硬生生要来一个名额,并得到100万元建设资金。接着,张学坤找到村支书卜祥斌,将村里原来荒置不用的5亩林地清理出来,作为新幼儿园的地址。

  新幼儿园可以容纳200名学生,目前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幼儿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不久之后,尚庄村以及周围村庄的儿童,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幼儿园了。

  从大棚里找财路,种植户每亩地每年收入超万元

  一年前,尚庄、郝庄、东大寺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年轻劳动力出门打工,所得收入便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尚庄村村民卜祥春家有6口人,父母年纪大了,自己体质较弱不适合外出打工,一家人靠着种粮食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贫困。

  3名“第一书记”到村后,靠着优惠政策帮助卜祥春种了4个蔬菜大棚。今年年初,卜祥春家的大棚有两个种了小西红柿,两个种的是大西红柿。结果,小西红柿成熟的时候没赶上好行情,每斤只能卖七八毛钱。

  卜祥春母亲对张学坤说:“别人家种的菜都能买到两三块钱,可你看看我家,真是越穷越不挣钱。”张学坤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想办法。过了一段时间,大西红柿成熟了,可喜的是,今年的西红柿卖的价钱好,一斤能卖到1块钱以上。这下,老人家可高兴了,见到张学坤也不再愁眉苦脸了,一个劲儿地夸党的政策好。

  为了改变尚庄、郝庄、东大寺的状况,省残联“第一书记”驻村以后,积极协调行业政策资金90万,建设了150亩蔬菜大棚。张学坤等第二批“第一书记”到村后,争取各项优惠政策,为每户种棚户每亩补贴资金1000元,鼓励农业转型,将蔬菜大棚的种植面积发展到200亩。现在,3个村的种棚户每亩每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从省里争取资源,电网全面改造不花村里一分钱

  尚庄村的电网年久失修,村里电压低,线路老化,经常停电,还容易发生危险。去年,郝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可是尚庄村今年不在改造计划之内,最快可能也要到明年。

  张学坤了解到情况后,又一次开始在县里奔走,多次找到莘县供电公司咨询相关情况。在协调未果后,张学坤找到了省供电公司的一位朋友。没过多久,尚庄村的电网改造开始了。供电公司给村里增加了变压器,而且无论电表、电线还是表箱等,不用村民掏一分钱。现在,电网改造已经接近尾声,这是张寨镇2013年电网改造的第一个村。

  陈洪济老两口都有白内障,因为家庭贫困,一直也没有治疗,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张学坤带着救助表找上家门,帮他们填表,安排手术事宜。“前些天,两人都下地干活了,”张学坤说。

  尚庄、郝庄、东大寺好多残疾人没有残疾人证,无法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张学坤主动找到他们,为他们讲解《残疾人保障法》,并帮他们办好证件,同时为村里的重度残疾人争取到每人每月60元的护理补贴。村里通了自来水,可是仍有一部分人拒绝安装,因为每户需要交500元的安装费。张学坤与张寨镇自来水公司协调,将每户的费用调整为200元。为方便农户耕作,张学坤又到县里争取资金,修了多条生产路,村里的柏油路也重新进行了铺设,同样,这次也没让村民交一分钱。

  村民口中得到口碑,贫困村开始走上小康之路

  据统计,两年来,省残联为3个村每个村累计投入资金25万,用于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从省直其他部门引进资金每村20万,用于排水沟、管道的建设;从省林业厅为每户争取到10万元绿化资金,用于村中绿化;落实行政村通柏油路经费265万元,新修重修公路8.3公里;为3个帮扶村及附近村部分老年人、残疾人捐赠了80套价值10万余元的辅助器具;为老年聋人验配助听器13套,价值36.4万元;为6名聋儿捐赠价值120多万元的电子耳蜗,并为2名肢体残疾人免费制作义肢;提供资金30万元,建立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3处……

  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省残联的帮扶村从原来的贫困村一步踏上“小康之路”,用尚庄村支部书记卜祥斌的话说,“在第一书记来之前,这些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卜祥斌说,以前尚庄村街道还不到两米宽,没走几步路鞋上便沾满土,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臭气熏天。现如今好了,省残联的第一书记来到之后,村里修了柏油路、修建了下水道、铺设了花砖、建了村办公室、体育广场,安装了路灯、摄像头等各项基础设施,文娱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我们除了感谢,还是要感谢。”

  面对夸赞,张学坤一笑而过,他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帮扶村的经济发展。他说:“东大寺、尚庄、郝庄三个帮扶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我省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村庄发展没有特色。一年多的帮扶工作虽初显成效,但距离帮扶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需要多听取群众意见,立足现有基础,走出一条适合帮扶村发展的新路子。”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