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包千村联万户”圆“第一书记”乡村梦
“以前我们村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来进去都很难。工作组到来后,把村里的南北大街进行了水泥硬化,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寿光市田柳镇王高五村村民刘德海高兴地说。
人民网潍坊7月21日电 “以前我们村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来进去都很难。工作组到来后,把村里的南北大街进行了水泥硬化,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寿光市田柳镇王高五村村民刘德海高兴地说。从今年1月起,寿光市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宋梅贵来到王高五村后,先后筹资11万元对村内南北大街进行了水泥硬化,联系包村单位捐赠图书2000多册并新建了村图书室,协调医疗卫生单位组织8名专家送医下乡,现在正在建设村社一体的办公场所,为集体增收打下基础。
为巩固包村联户工作成果,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年初,寿光市从市镇两级选派205名机关干部和68名大学生村官组成68个工作组进驻68个薄弱村结对帮扶,开展了新一轮以“第一书记”为主的“包千村联万户”活动。他们吃住在村,无私奉献,积极帮助薄弱村解难题、办实事、促和谐、谋发展,薄弱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寿光市的“第一书记”们带领工作组,组织村民捐款246.1万元兴办公益事业,为10个村安装自来水入户,新打机井34眼,调整土地1746亩。他们在真情为民服务中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密切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包千村联万户”的大平台圆了“第一书记”的乡村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该市实行承诺公示制度和进度展示制度,“第一书记”的工作承诺,全部在当地媒体进行公示并展示进度,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实行联系包靠制度,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靠1个镇街区、联系1个“第一书记”所驻村,定期到所包村实地调研、检查指导;实行部门帮扶制度,82个市直部门积极落实帮扶职责,为所包村提供帮扶资金和实物折款998.7万元;实行督导调度制度,活动办公室不定期督查指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市委一季一调度,半年一交流,一年一总结;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发放生活补贴、奖勤罚懒依据,目前已发放以奖代补奖金近19万元,为成绩突出的12个驻村“第一书记”发放了“流动红旗”,对工作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该市“第一书记”把配强班子作为驻村第一职责,为10个村调整充实了班子。同时,组织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讨论交流、外出参观,帮助村干部开拓了思路,提升了素质。经过努力,薄弱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明显好转,为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该市“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优势,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通过建设农牧业园区、成立合作社、出租沿街房等多种形式,为所驻村增加集体收入385.9万元,68个薄弱村在他们带领下正一步步向先进村转变。此外,“第一书记”驻村后,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作为头等大事,帮助所驻村整修道路10.1万米,新上变压器25台,栽植绿化苗木12.1万棵,安装路灯220盏。(原载潍坊日报)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