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街道“新风貌”②:村民从山窝窝搬进小康楼

2013年11月12日 15:08作者:张乔阳 孙姝华来源:大众网

从山城街道到东水峪社区仅仅5分钟的车程,然而就是这5分钟的车程却把两者天然的分隔开来,很多村民说起以前的东水峪村时只有四个字“啥也没有”。而现在的东水峪村却是另一番模样:今年5月9日正式挂牌更名为东水峪社区,5排气派的小康楼成了村里的“新地标”,正在施工的蓄水池兼顾的娱乐沙滩初见规模……村民对于东水峪改变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东水峪村“第一书记”张修存和村主任商议接下来的二期工程。

张修存向记者介绍东水峪的50亩改造成田工程,目前已经全部种植上了作物。

村民从山上搬下来后,家里有了自来水,不用再向以前一样走上几里路去肩挑水了。

  记者 张乔阳 孙姝华

  “东水峪现在的变化可大了,明年又是一个大变化。”东水峪社区主任冯延会说这话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从山城街道到东水峪社区仅仅5分钟的车程,然而就是这5分钟的车程却把两者天然的分隔开来,很多村民说起以前的东水峪村时只有四个字“啥也没有”。而现在的东水峪村却是另一番模样:今年5月9日正式挂牌更名为东水峪社区,5排气派的小康楼成了村里的“新地标”,兼顾娱乐沙滩的蓄水池兼顾已初见规模……村民对于东水峪现在的改变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东水峪村的改变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派的“第一书记”张修存,在6个月的时间里,他让村民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从石头房搬进小康楼 村民感受新农村之变

  东水峪社区由3个自然村合并组建,共226户,1006人,耕地面积796亩,荒山山场3000余亩,花椒种植面积1300多亩。

  “我们村就靠种植花椒生活,山地多,没法种粮食,花椒价格低,卖不上价,村里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60岁的冯玉宽告诉记者,村里人穷,靠着打工挣钱的几家住上了二层小楼,可大多数的村民还住着石头垒砌的房子。

  站在5排黄色的小康楼前,统一的风格,明亮的路灯,干净标准的垃圾箱,完全一副新社区形象。“这就是我们新建的一期小康楼,共100套,60套现在已经住上了回迁户,都是从大泉、东山两个村回迁过来的。”东水峪社区“第一书记”张修村说。

  记者走进了从大泉村回迁过来的69岁村民孙玉琢家中,宽敞的客厅摆放着整齐的电视和沙发。孙玉琢老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家在大泉村,有两间低矮的石头房,距离现在住的地方有3里多路。在山上出行非常不方便,全靠步行,吃水更是一天要肩挑三四趟。“年龄大了,走不动路,更别说挑水了。”孙玉琢说,除了吃水麻烦,山上的电压也不稳,经常停电。

  “俺刚从广场看表演回来,买了些青菜,准备烧饭。”孙玉琢老人的老伴高桂兰笑呵呵的说,现在出行非常方便,骑着电动车不用10分钟就能去市集买菜回家,“住这里特别方便,广场经常有表演,没事就去看看,晚上路灯也够亮,不怕走夜路。”

  “拆迁的地方,现在全部整改成耕地,面积达55亩,通过招商引资,已与济南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初步达成协议,投资100万元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张修存说,农民有了新居,以前的村子也要重新利用起来,拓展新的赚钱路,发展村里经济。第二期新居,正在筹划中,再建100套,沿街门头房将达3000平方米,推动村里的餐饮、娱乐、商业零售业的等的行业发展。

  蓄水池兼顾娱乐沙滩 创新思路促发展

  东水峪社区农田灌溉蓄水池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计划蓄水总量17000立方,工程总投资近120万元。项目工地,爆破的碎石摆放在中间,几十名工人正在用碎石和水泥堆砌蓄水池堤坝。

  “这蓄水池不仅仅是改善村里种植的所需,蓄水池南边可以养鱼,北边延长的缓坡,我准备设计成娱乐沙滩,同时可以发展娱乐业。”张修存指着建设中的蓄水池告诉记者,修建蓄水池不仅改善农民的种植方式,逐渐向种植蔬果大棚靠近,还兼具着美观娱乐实用的多重功用。

  “我们建完蓄水池,不仅能够浇灌大棚,还有了个怎么也想不到的沙滩,这不和住海边,人家说的海景房一样么,能不高兴嘛!”正在垒石块的高西英笑得合不拢嘴说,“村里的人都等着这蓄水池完工,不仅有和大海边一样的沙滩,下面将会变成整齐划一的大棚区,说有多壮观就有多壮观。”

  “还有一个月,蓄水池整体就要竣工,到时候周边的沙滩、大棚等将要一起动工,整个东水峪社区就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了。”张修存笑着说,要想带领村民让东水峪有一个新风貌,一个新发展就要有“面对困难有信心,解决问题有办法,脱贫致富有思路,保障服务有提高”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样才能做成先锋,才能让群众满意,才能带领村子发展致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