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变化发生在“第一书记”进村之后

2013年10月21日 09:18作者:来源:齐鲁网

山东省今年从省直机关选派了582名干部到贫困村、偏远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些处长、科长们进村之后都干了些什么?这些贫困村、偏远村迎来“第一书记”之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近日来到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安平店村一看究竟。

  山东省今年从省直机关选派了582名干部到贫困村、偏远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些处长、科长们进村之后都干了些什么?这些贫困村、偏远村迎来“第一书记”之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近日来到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安平店村一看究竟。

  还没进村,就走上了一条平坦的乡村柏油公路,让颠簸了一路的几个人大呼舒坦。后来村民告诉记者,安平店村地处三镇交界,交通不便,这条公路是“第一书记”进村后规划修建的,解决了全村人的出行难问题。

  安平店村以平房、瓦房为主,村庄规划虽然比较凌乱,但显得还比较干净,村庄内看不到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现象。村中央的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一个大戏台已经建好,十多套各式各样的健身娱乐器材也已安装完毕,配套的农家书屋正在装修,广场四周的文化墙正在施工。

  村民王红珍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一书记”来了之后干了几件大事,一个是修了公路,二是打了9眼机井,还有就是建了文化广场、疏通了下水道,每一项都是村里想了多少年也没办成的事,“第一书记”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村主任祁九彦看来,办了几件实事确实好,但还不是“第一书记”的“最大”贡献。“他带领我们村两委把村里的土地流转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村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同时还制定了我们村长远的发展、致富规划,这是在给我们村铺小康路啊。”

  据了解,安平店村原名纪黄村,以前又被人叫作“饥荒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困难户比较多。全村共有耕地1331亩,但地块分得比较零散,有很多地块还不足1米宽。

  “他带领我们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流转,适度集中,规划种植西瓜大棚、油牡丹,还帮助我们联系好销路,这将让村民的收入增长一大块。”祁九彦说。

  对于“第一书记”的作用,各有各的看法。在鱼山镇党委书记贾连勇看来,最关键的是“第一书记”抓基层党建,提升了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

  安平店村共有10名村、组干部,27名党员。据介绍,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平均年龄大,在村里威信不高,村“两委”制度不健全,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很少开展,几十年没有上过党课,没有开过民主生活会,没有开过座谈会。

  村干部们说,“第一书记”来了之后,召集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80多次,与党员干部坦承地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感。

  村支书闫世江已经66岁,一直有退休的打算,“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把他的干劲儿也鼓起来了。他曾戏言,虽然年龄上不会再年轻了,但从思想上、劲头上年轻了10岁。

  贾连勇说,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现在安平店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齐心协力干工作,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村党员的思想也渐趋统一,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党员先进性逐步体现,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即使将来第一书记回省里去了,也给村里留下了一个‘不走的工作队’。”贾连勇说。

  安平店村“第一书记”是来自省金融办的赵金勇,他说,在村里干了大半年,自身的变化更大。“我不仅学到了基层工作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有了探索和体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人民服务;如何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凝聚成发展的合力,还有待各级领导干部思考。”

  “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派到基层的工作代表,担负着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通过记者在安平店村的所见所闻,可以看出,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郑红丽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