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故事:读者与报社连绵的情意

2014年01月01日 15:17作者:于岸青来源:大众日报

建党87周年之际,大众日报开展了向读者征集建国前大众日报出版的旧报、刊物、印刷品,以及与大众日报社有关的其他文物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那些凝聚着近70年大众日报读者深情的文物——发黄的报纸、黑白的照片以及各种与报社有关的文物逐渐向报社集中,其背后的故事也逐渐一一向我们展开。

 

收藏的故事

读者与报社:连绵七十年的情意

大众日报记者 于岸青

 

2008年1215日,临沂市民高首先向大众日报捐赠老报纸的仪式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举行,这标志着大众报业集团建国前旧报等文物征集活动达到高潮。

建党87周年之际,大众日报开展了向读者征集建国前大众日报出版的旧报、刊物、印刷品,以及与大众日报社有关的其他文物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那些凝聚着近70年大众日报读者深情的文物——发黄的报纸、黑白的照片以及各种与报社有关的文物逐渐向报社集中,其背后的故事也逐渐一一向我们展开。

 

挑过创刊号的扁担

2008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派专人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水县夏蔚镇采风,当地接待的同志中有一位叫张德生,是夏蔚镇政府秘书。工作结束后,随着谈话的深入,张德生突然冒出一句,俺家有个扁担,挑过大众日报创刊号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张说,他的曾祖父叫张之佩,是云头峪村人。当年报社进驻云头峪后,在村里招聘工人,做印刷厂的摇机员,这是个极耗体力的工作,时年40多岁的张之佩因身体强健成为当然人选。临近出报时,报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张之佩做交通员,因为送报必须挑选政治上十分可靠的人才行,张之佩的大哥张之宸是云头峪村的村长,他主动推举自己的弟弟来做这项光荣而艰苦的工作。云头峪村先后有12人直接参加报社工作,其中张之宸、张之佩兄弟一家就有9口。于是,19381231日深夜,那个穿着蓑衣、挑着装有300份报纸的担子,行走在云头峪至王庄的风雪路上的人,就是张之佩。

从此,张之佩每隔三天就会风尘仆仆地挑担送报,每次都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将报纸直接送到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指挥部……吃苦受累,而且屡次历险。他是大众日报数百位交通员的一个代表,大众日报在沂蒙深山出版,就靠交通站及交通员们越过千山万水,冲破种险阻艰难,发往往全省各地及大江南北和革命圣地延安。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共有53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其中有340多位是交通员。

1941年以后,张之佩兼做保管员。在战争年代,器材物资的保管是十分艰苦的斗争,物资储存在村庄周围的山坡上或平地深夜挖洞,按用时长短分散包装埋藏,上盖石头或种庄稼伪装,按季节和需要每月取一次送印刷厂。张之佩与同事深夜前往取器材时,曾因伸手不见五指,打火照亮,结果洞内存有汽油筒,引起油气爆燃,险些造成人员伤亡,即使如此,他们最先考虑的仍是不要暴露目标,保护物资。

1942年,以身强体健著称的张之佩因长期劳累得不到缓解,患了腹泻症,在沂南辛庄不治身亡,年仅49岁。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张之佩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给张刘氏革命军人、工作人员烈士家属证。

后来,张德生听曾祖母讲过,当年老奶奶张刘氏接到报社辗转送到的消息后,立刻动身前往报社驻地,但战事频繁,等小脚的张刘氏赶到时,丈夫已被报社的同志掩埋,而了解具体位置的同志跟随报社转移了。丈夫的坟墓再也没有找到,张刘氏只拿到了丈夫挑报纸常年使用的扁担和一件他穿过的衣服。回到云头峪后,张刘氏把丈夫的衣服依然葬在了家族墓地里,让他魂归故里。而那根扁担,不仅陪伴着张刘氏独自拉扯大了两个孩子,还继续为张家的生活物尽其用,直到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才彻底“退休”。

那张烈属证,至今还被张家当做传家宝一代代地传下来。

 

“老报纸一定要捐给报社”

今年11月初,临沂市民高首先向本报反映,他家中收藏有抗战时期出版的大众日报及报社印刷用的石板一块。随后,本报记者在高家看到,高首先收藏的报纸是1944419日至4296期,共10张,均为原件。虽然报纸历经60多年,但依然字迹清楚,几乎没有破损。石板为四开大小的长方形,抚去上面尘封的泥土,还能依稀看到墨迹斑斑。

高首先老家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报纸和石板是曾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收藏的。据高首先介绍,1940年后,报社印刷厂在他老家设了印刷点,附近还有山东分局的银行和医院。上世纪80年代,高首先父亲高洪俊在院子里挖菜窖时,挖出了这块石板。他抱着石板穿过院子,在院子里坐着的爷爷看见了,立刻高声说:“这是大报社转移时埋藏的底版,要保存好。” 高首先及其弟妹们这才知道,他家与大众日报曾有这么一段渊源。

报纸的收藏过程则颇具故事性。高首先说,爷爷高锡环小时候家里很穷,直到结了婚才有机会念书。他特别敬重文化,对每张有字的纸都极其爱惜。如果他看到地上有纸,一定会叫儿孙们捡起来,收好,如果不照办,他就会顿着拐棍发火。年轻时爷爷有志学医,因此攒了不少医书,都放在一个木头书箱里,平时谁也不让动。近70年来,高家没有离开过小洼村,书箱也在小洼村静渡岁月。文革中,这个箱子也险遭罹难。当时,父亲高洪俊在村里任团支书,因高锡环是村里的识文断字之人,家里有几十本老旧书籍也是公开的秘密,于是,就有人针对团支书贴了大字报,说团支书带头不破四旧,要求高家把这些旧书交出来。高洪俊知道这个书箱是父亲的心爱之物,就顶住了政治上的压力。好在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再过分追究,这些沉睡了几十年的书报躲过了一劫。爷爷于199687岁时无疾而逝,直到去年,高首先才打开这个书箱,惊喜地发现了这些大众日报。

限于印刷条件,当时的大众日报只有四开大小,约为今天的大众日报一半大小。一般情况下为四个版,特别情况下再加半张,比如1944427日这一天头版上就注明"今日一张半"。报纸内容十分丰富,有战争简报、工作要闻、地方新闻乃至来自新华社的国际局势。副刊上刊有散文诗歌、经验总结和理论学习,全部为竖排繁体字,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感。这期间最重要的报道是对鲁中我军发动第三次讨伐汉奸吴化文的战役报道,采用“重点主义”的报道方法,全面深入,有声有色,前后持续了40天,可以说是战役性报道的最初尝试。这次报道影响极大,受到山东军区嘉奖。从此,大众日报的军事报道,从过去占整个版面不到三分之一,迅速增加到一半以上,成为报纸的主要内容。

当时虽然没有国际版,但反映国外战况尤其是与二战进程息息相关的盟军情况的稿件占了相当版面。在1944419日这天报纸三版上有条消息《瓦杜丁将军死了!》,还用1号字做了醒目标题。这条消息背后其实有个很有意义的故事。当时,中共山东分局见到报纸后,当即提出批评,罗荣桓对时任大众日报总编辑陈沂说,瓦杜丁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忠实儿子,是红军最优秀的指挥员、陆军上将,对他的逝世不但不表示沉痛,反而幸灾乐祸,这种没立场没感情的纯客观报道是错误的。陈沂立刻向编辑部传达了罗荣桓同志的意见,并当众检讨了单纯追求大众化通俗化、忽视政治的严重错误。三版编辑沉痛检讨,请求处分,最后被撤销编辑职务,下印刷厂专做美术工作。接任的时事编辑吉伟青说,从此确实一字一句推敲,避免出问题。

1939年第一次反扫荡结束后,大众日报印刷厂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沂南。当时大众日报社印刷厂除印刷大众日报外,还承担着山东分局大部分印刷任务,包括《前卫报》、《战士报》以及一些党刊、理论书籍、宣传品、军事地图和小学本的印刷,特别是地图必须通过石印来完成。石印技术由德国人发明,19世纪初传到中国,印刷相对精细,但印刷速度上不去,用来印报纸显得太慢了。在战火纷飞之中,大众报人硬是冲破了敌人的封锁,不能铅印,就石印;不能石印,就油印,使今天的大众日报成为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石印,曾为大众日报这一发发投向敌人的炸弹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与大众报人一起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咱们老区的父老乡亲。

高家当时有一般人家没有的四合院,场院宽大,特别适宜用作印刷“车间”。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现在仍然保有当年的模样。沂南县马牧池乡是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初期,马牧池以南五公里的辛庄成为我党的“堡垒村”,山东分局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黎玉等经常到这里来,这一带一度成为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做为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的大众日报也曾随分局驻扎在这里。那时,是沂蒙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时期,沂蒙人民为了保护八路军,保护“大报社”(老区人民对大众日报的亲切称呼),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就在山东分局驻扎期间,日军对这一地区实行了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残酷的清剿,在中国军队常驻村庄或工厂、医院所在地,则实施野蛮的“三光”政策。194111月中旬,就在小洼村所在的柳洪峪发生了我军志在反攻的著名的柳洪峪战斗。此后,迫于敌人的进攻,山东分局逐渐向莒南转移,大众日报也随之迁走。

报社临走前,将带不走的器材就地掩埋,其中就包括石印机上所用的石板。抗战胜利后,报社曾两次派人到马牧池乡小洼村寻找这块石板,但因为不知道埋藏的确切地点,都没有找到。这块经历过抗战血雨腥风的石板在地下,在沂南老区人民的守护中静静地安睡了近40年。 

当得知大众日报社庆活动逐渐展开后,高首先与报社取得了联系,表示要无偿将老报纸捐给报社。高首先说,他表达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意思,也是他父母的意愿,更是全家的愿望。高家这一行动代表的是沂蒙父老乡亲对大众日报、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深厚感情和无私支持!68岁的高洪俊说,当年报社就在俺村驻过,只是俺太小,记不清具体的事了。老报纸一定要捐给报社,当年俺家给报社无偿地用房子,报纸也要无偿捐献给报社。

 

从火堆中抢出的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文物征集启事刊登出来的第二天,报社收到了本次征集活动的第一批文物——1939年至1942年大众日报合订本。虽为复制本,但系解放初期复制,仍弥足珍贵。

捐赠人85岁的济南大学退休教师张淑丕表示要把这些报纸无偿捐赠给报社,因为这是老伴去世前的愿望。

说起这些报纸的收藏过程,张淑丕老人的儿子鞠修不胜唏嘘。鞠修父亲鞠陶光是沂源人,1938年入伍之后不久,就在部队看到了大众日报。因为当时在部队有文化的人不多,鞠陶光就成了义务为大家读报的人,从此与大众日报结下了不解的缘份。可以说,鞠陶光是大众日报最早的那一批读者。后来,鞠陶光做了解放区一所小学的校长,工作中离不开大众日报。解放后,鞠陶光调到 济南工人子弟中学任教,依然每天读大众日报,这个习惯几乎保持了一生。济南工人子弟学校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专收产业工人、革命干部及烈军属子弟,带有老解放区办学模式特征的学校,有规模庞大的资料室,现代文学、各类教学参考书甚为齐全,后来还增添了一部著名古籍丛书《四部备要》。1956年,工中改为济南十五中。文革中,十五中资料室遭受严重破坏,大批书刊用地盘车被拉到操场上焚烧,书堆得很高,火灭了之后,最下层仍有未燃净的书刊,时任十五中教务主任的鞠陶光顶着政治压力,从火堆中抢出了这些大众日报。那时,十五中有不少老师这样做,他们分头去抢《四部备要》,分散藏在各自的家里,改革开放后又都无偿地还给学校。鞠陶光把这些大众日报合订本都集中放在一个木箱里,在并不宽敞的家中存放了几十年,几次搬家这个箱子都是做为重点保护对象被搬到新家。

听说记者想采访,张淑丕老人说,不用采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伴生前一直有个心愿,要在合适的时机把这些资料捐给报社,这既是对老伴一生热爱大众日报的明证,也了却了他一生的心愿。

 

7500元”的稿费通知单

2008年1128日,记者赶到淄博周村,在周村一户普通居民的家里,看到了报社1953年发给通讯员王孝和的稿费通知单。

王孝和是淄博市一名普通工人,文化水平不算高,但酷爱写稿,1948年他当工人以后,就开始了投稿。1953年初,他在位于章丘的山东工业技术学校学习时,给大众日报投书建议《山东工业技术学校应重视职工夜校的学习时间》,大众日报将此建议转回学校处理。结果,学校某些人就给他施加压力,并要求他承认因“这点小事”给报社写稿是不对的。他很苦闷,于是再给报社写信,而这封信接着以读者来信的形式于195334日在大众日报发表,使他在学校的事情得到妥善解决。为此,报社读者来信组以格式化的公文信函回复他,希望他“继续了解被批评者见报后的反映及其检讨后的效果,及时写信告诉我们。”与这份公文一起寄给他的,是一份红色字体的“大众日报社稿费通知单”,这篇不到400字的读者来信稿费为“7500圆整”(旧版人民币,合新版人民币75分),落款为“大众日报社秘书处”。记者注意到,王孝和的读者来信见报日期为34日,这份公文及稿费单的日期也是34日,来自三个不同部门处理的事项均在同一天完成,可见那时大众日报通联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对通联工作的重视程度。

1956年、1969年……王孝和不间断地为大众日报投去各种小稿,屡有见报,成为淄博市当地小有名气的通讯员。1988年他以离休干部的身份,从淄博市制丝厂离休,仍然继续为当地报纸投稿,还曾在当地都市类报纸上写过大量的老年生活小文章。到上世纪90年代,王孝和年龄大了,他写不动了,那也离不开报纸。于是,他卖报纸,每天抱着一摞报纸在小区里转悠,下午,就在小区传达室义务为居民们送报。他说,这样离报纸不远,心里舒服。

王孝和老人于2006年去世后,儿子王亮整理父亲的遗物发现了这些被收藏得整整齐齐的东西。其中,还有父亲跟报社编辑记者的几封通信。他说,我留着也没用,不如让它到报社去,能发挥多少作用就发挥多少作用吧。

 

心意绵绵

写信、打电话、发邮件、上门……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大众日报读者以各种方式,把他们与大众日报之间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把精心保存的大众日报以及相关文物送到报社。

84岁高龄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泽生老先生,冒着严寒,在1210日这一天亲自把他收藏的大众日报参考室1945年印制的《图书目录》送到报社。这本书目被老先生精心收藏在一个盒子里,里面衬有包裹着黄绸的海绵,老先生还随之写了一封信:“值此大众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我将珍藏了20余年大众日报社参考室在抗日战争中印制的一本《图书目录》回送给贵报社保存。”他还说,“战争期间,报社在沂蒙山区8年多,有数百位同志为保卫国土,坚持创办新闻事业光荣牺牲。《图书目录》也是在临沂印制的,有的内容令人深受教育。其借书规约第九条规定:‘因随时备战,本室之书多存于他处,为保守秘密,故借书人须于借书前一天或两天通知本室。远者由本室寄去。’规约反映了驻地时时刻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人员保护信息资源视如保护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大众日报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这件油印的小书,已经相当古旧,但基本内容完好,里面用各种油墨记录着大众日报不多的藏书目。刘先生是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刚刚形成的英雄山文化市场地摊上见到这本破旧的小册子时,就深知它的价值。做为收藏爱好者,刘老先生当时还买了几十册其他古旧书籍,而这一本是摊贩无所谓地搭售给老先生的。这本书已在刘先生家被精心收藏了20多年,得知今年是大众日报创刊70周年时,他一定要把这件东西送还给原来的主人——大众日报,给它最有意义的归宿。最后,他以专家的身份建议,报社应对这本书以“金包银”的方式进行保护性修复。我们向老先生请教何谓“金包银”?老先生说,这是中国古籍修旧如旧的一种特殊技巧,修理得好,书还能继续保存一二百年。

来自淄博的离休干部郭汝臣老先生把自己保存了40多年的一本1940年大众日报合订本捐赠给报社。郭老先生是做供销工作的,经常下乡,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春天,他在乡下一个集市上看到一个卖古书的地摊,就蹲下来翻阅,在一大摞旧书报中看到了这本合订本。在第一页他看到了毛主席和徐向前总司令为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的题词,又看到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中我党我军的决策部署和生动的革命斗争故事。很快,他被内容吸引住了,一口气翻了一个多小时,腿都蹲麻了。但还是没看完,索性他就把这本买了下来,并且带回城里的单位,与同事们一起看。后来,工作单位搬迁,他就把合订本带回家精心收存至今。郭汝臣老先生在来信中说:“我和大众日报结下了浓厚的情缘。大众日报传播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还有许多热受收藏的人士表示,愿意无偿将自己心爱的藏品供报社展出,为将大众日报的光荣历史发扬光大出一分力。

  这一幕幕无不体现了广大读者与大众日报连绵七十年的情意。正如刘泽生老先生将书送到报社时,深情地说,“70年后的今天,大众日报成为全省的第一大报,我晚年84岁时有幸将《图书目录》物归原主,深感欣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