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的故事:报社之盐如何强筋壮骨

2014年01月01日 15:30作者:于岸青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诞生在大山里,成长于硝烟中,不仅人财物成问题,还要在枪林弹雨中努力生存。我们不禁猜想,那时,办报经费哪里来?收报费吗?登广告吗?有经营吗?

本报记者 于岸青

  经营乃报社之盐。

  

  大众日报诞生在大山里,成长于硝烟中,不仅人财物成问题,还要在枪林弹雨中努力生存。我们不禁猜想,那时,办报经费哪里来?收报费吗?登广告吗?有经营吗?

  

  1943年 12月 15日,大众日报用七个版的篇幅发表了毛主席文章《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他说:“财政困难只有用切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才能解决,忘记经济发展开辟财源,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去解决困难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主席是这样指示的,大众报人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翻开大众日报这本长达两万五千多页的大书,我们逐渐看到报社之盐是如何为一张报纸强筋壮骨的。

  

  创刊号零售每份四分钱

  

  创办之初,做为中共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的基本订户分为三部分:山东分局机关、根据地当地机关及周边地区党的机关;115师及山东纵队等军事单位;散户,这一部分主要是农村中有文化的教师、开明绅士等,也有一部分敌伪,为了了解情况、研究敌情,高价买来使用。

  

  那么,收报费吗?收。大众日报创刊号左报耳为竖题的本报订阅办法及广告价目:“本报今日一张,零售每份四分。”“订阅:每月六角,半年三元,全年五元。”

  

  为了扩大订户,大众日报先后数次采取措施,以扩大发行。1939年 2月 9日,一版登出声明:“本报自本期起改为二日刊”,并“征求5000 基本订户”。1939年 5月 1日,一版右报耳刊登声明:“本月开始降低报价,由每份4分降为3分,每月 6角降为4角。”

  

  1939年4月 17日一版首次刊出《给通讯员的一封信》,对通讯员来稿除了有稿费外,还给“报刊折价优待”。

  

  “别的机关要精简,报馆还要加强”

  

  办报是一项投资巨大的事业。作为机关报,大众日报主要经费靠山东分局拨付。而报费、社会捐助加上报社的自力更生,可有效补充经费紧张状况。

  

  山东分局对报社的工作十分重视。当时,报社从人数和组织机构上讲,是省级机关人数最多的一个单位,花钱也相当多。曾有人提出大众日报人员太多,应该大大实行精简,但山东分局主要领导人罗荣桓说:“别的机关要精简,报馆不但不能精简,还要加强。”有人说大众日报买纸和机器花钱很多,应该减少,把省下的钱为前方铸造炮弹。罗荣桓同志说:“ 我以为给报馆买铅字,买铜模,并不比给部队铸炮弹不重要。一张张报纸,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主管山东分局财政的艾楚南曾一次批了 5000 元,可买 100 令纸,1令约 100张,可保证两个月印报纸的量。

  

  战时的多种经营

  

  创刊伊始,大众日报走的几乎是民营报纸的路数,出报,卖报,有少量的广告。

  

  广告一般是新书预告、招生和“代邮”。“代邮”是战争年代的特殊联络方式,在报纸上登一句话,相当于写一封短信。比如1939年5月29日,一版有“理学通鉴,我在 51军参谋处速来信,王再学,5.15”的代邮,连发三期。

  

  对经营真正重视起来,是 1940年 1月李竹如任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之后。当时,日寇推行所谓“强化治安运动”,加紧封锁,日用品极其缺乏,报社印刷物资愈加困难。

  

  李竹如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法狠抓印刷材料落实:一是组织了由6 人组成的采购队伍到敌占区采购;二是派员到沂南县依汶开办商店,对外公开字号叫“利源永”,同该村商人密切配合,由他们在集上收购花生油、银花等土特产去青岛销售,再换回印刷材料。为了开辟新的印刷材料来源,1942年又建立了连云港地下采购线。

  

  李竹如还在报社机关成立了大众合作社,这是在战争年代的又一个创举。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供应机关文具和日用品,推销大众日报社出版的书籍,也通过它采购日用品,从敌占区购买印刷材料。

  

  最可靠的还是发展生产。工人们从最紧迫的油墨、纸张开始研究起。工人们用马尾松烟灰加上豆油搅拌制油墨,为加大粘性,又加入松香,终于试验成功。于是,派刘来厚同志在沂南县埠前店开厂生产。外购的油墨每盒要 15元,自造成本仅 5.6元,节约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保障供给。等到1946 年以后,形势比较稳定了,大众日报社自造的油墨还向外出售。

  

  接着,工人们又向沂南县民间人士请教造糊油篓的桑皮纸。通过对纸浆进一步细碾,延长浸泡发酵时间等技术改进,土法造纸也成功了!李竹如命之为“文化纸”。1941年 7月 19日,用文化纸印了第275期报纸。接着,在沂南县阎家庄建厂大批生产,后来在东博池村等又建了两个纸厂。战争年代,大众日报社自造的油墨有数千斤,自造的土纸有数十万张。

  

  到 1944年报社造纸厂扩大为总厂,下设四个分厂,员工发展到近 150 人,每月除生产50 令纸,还生产部分民用纸。接着陆续成立了大众纺织厂、大众皮革厂、大众鞋厂,以及油坊、书店、磨坊和拥有30多骡子的运输队!

  

  报社最大的经营部门当属印书机构。1940年 11月,报社成立大众印书馆,专管出书,李竹如任董事长。1944年 7月,源于大众印书馆的山东新华书店在莒南净埠子村成立,总经理刘力子致词:本店自开始工作已建立5 个分店,9个支店,30 余个分销处,出版刊物18种,编印书籍318种及其他干部读物多种,供给了鲁中高级课本,鲁南 80%国民教材,滨海 70%国民教材,还有通俗读物3000多份。

  

  在大众日报出版千期纪念大会上,时任报社社长的陈沂对报社7 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现在党报已能销发到 35000千份,书每种能出3000 份以上,对外广播每天发 5000字。1945年报社机关生产所获已达 70 多万元,解决了办公费、日用品等费用。

  

  节约就是盈利

  

  节约一直是贯穿在大众日报整个战争时期的关键词。

  

  1941年大扫荡过后,报社开展各项节约活动。 铅印机用胶液原是水胶制,天热易化,影响质量,工人李春松与郭文忠上山挖野菜时,发现一种桃树上流胶,挖回上机试用,竟获成功。

  

  此时,铅也更为紧张,除大力采购外,报社提出口号:“节约一个铅字等于消灭一个敌人”,大家热烈响应,拣字工人保证拣字、分字不掉一个铅字。工人李春松、刘玉华等研制打纸型代替活字版,减少铅字磨损和铸字铅耗;同时刘玉华制造了打版刷子,机器试印基本合格。一副纸型,最多能倒 7次,大大节约了铅耗。

  

  1947年 1月 5日,大众日报一版刊登重要启事:本报自本期起由对开四版改为四开四版。这不是越改越小了吗?同期社论告读者说:第一、主要是节省财政开支。我们为伟大自卫战争服务,除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也尽量节省开支,移做他用。改版式后,材料费每月至少节省 250万元,愿以此响应党的号召……

  

  1948年开春,响应华东分局的号召,报社开始新一轮整编,并进行了彻底的物资清查。时任社长的匡亚明带头自查,主动取消了专配的通讯员,交出了苍白马和呢子大衣。凡是查出的遗漏、少登、账实不符的情况,都坚决予以改正,进一步整编机构,经营部门由原 463人减为 172人,减掉了 63%。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