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鹤:改革直面社会问题 提出务实方案
今天上午,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张传鹤做客大众网,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她认为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
15日上午,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张传鹤做客大众网。(韦辉 摄)
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张传鹤。(韦辉 摄)
大众网济南11月15日讯(记者 张帆)今天上午,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张传鹤做客大众网,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她认为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
改革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张传鹤认为,从政治属性上来看,此次公报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比如,公报中提到,我们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那么怎么发展?就是要通过改革,改革实际上就是要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这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张传鹤说。
张传鹤分析到,首先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要争得民主,接着列宁又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后来邓小平也进一步充分发展了这个思想。所以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为我们发展设计了一个路线图,那就是发展民主,就要保证我们这个民主要走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
其次,张传鹤说,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到了两个决裂,一个是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决裂,还有一个与传统的思想文化决裂,中国也在文化发展方面走过弯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但我们的文化生产力还没有完全的解放出来,这些年的公共文化发展还是一个短板。“这些年我们会提起文化思想道德的滑坡,精神文明程度还不是那么高,所以公报中也提出了加强核心体系的建设。”
在关于社会建设、社会体制方面,张传鹤说,改革开放以后,尽管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经济基础越来越雄厚,但是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也有一短板,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这个问题上,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从十五大报告以后,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强调,越来越重视。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非常切实的解决办法。所以这次又提出了实现共富的目标,我觉得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种思想。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张传鹤说,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不加强解决就不可以的地步。生态问题涉及到整个民族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形象。公报提出了生态红线,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生态这个问题上曾经提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将真正得到解决,而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与自然关系非常和谐的一个社会。
公报直面发展问题,针对问题绝不空谈
张传鹤说,公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好的纲领,有非常鲜明的问题的指向。实际上,在这个公报的起草过程当中,中央各个层面的一些密集的调研,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关于目前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所以说我感觉到这个纲领,问题的指向就非常的明确,针对一些问题不是空谈。”张传鹤说。
张传鹤举例说,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对于非公经济这一部分,我们怎样理解?因为现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仍然有一部分的人观点偏左,总以姓资姓社的问题来对待,而公报明确了进一步的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张传鹤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判断的标准,就是一个生产力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所以说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不起来,那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有制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包含两个基本的观点,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所有制是决定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的制度性的东西。你要搞社会主义,理论上来讲,所有制非常的重要。
另外,张传鹤还举例说,现在农村的土地在征用的时候,存在同地不同价的问题,而且由于农民的主体的身份,与城里的市民不太一样,所以在一些土地征用方面的收益上有不平等的方面。公报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这个要素包括土地要素,还有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是针对目前农民‘被城镇化’、‘被上楼’的类似问题,非常务实。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