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决定》提出,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六个紧紧围绕”,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决定》提出,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六个紧紧围绕”,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主要是因为: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除了要求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外,也要求其他各领域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等必须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战略目标来谋划和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时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第二,现阶段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全方位的改革。“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涉及面广,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而不能平均用力、分散用力。我们讲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带动各方面改革整体推进。有人认为,现阶段改革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第一位,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这种看法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是极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在经济领域,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这些都与我们的经济体制直接相关,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二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经济更加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才能有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并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先从人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深化其他领域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个路子是正确的。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领域我们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许多重大关系没有理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还集中在经济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