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收藏上万饽饽磕子 见证面食文化灿烂历史
作为一名画家,王励均从一开始接触“饽饽磕子”,就被上面的花纹深深的吸引,踏上了收藏之路。王励均当初看到这个木磕子,雕工非常好,雕刻的小动物,花鸟都非常生动,面型也很质朴,有民间工艺的典型特点,从91年前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收藏,一直到现在,将近20年了,收藏了上万个。
莱阳传媒网11月2日讯(记者 赵栋彬) 说起“饽饽磕子”,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记忆犹新,这磕子又称面食模具,有着婚丧嫁娶、生日祝寿、上梁祈福等多种用途,在莱阳,有一位市民收藏的上万个饽饽磕子造型独具匠心,种类繁多,既是我国千百年来多个朝代印食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面食文化灿烂的历史见证。
在过去,胶东家家户户过年都会用这“饽饽磕子”做花样馒头,或自家吃,或馈赠亲朋好友,也有做成一串挂在小孩脖子上,这些曾经的风俗现在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莱阳,有一位收藏爱好者便从事起了“饽饽磕子”收藏,二十间,收藏的磕子已经有上万个,而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珍本。
作为一名画家,王励均从一开始接触“饽饽磕子”,就被上面的花纹深深的吸引,踏上了收藏之路。
王励均当初看到这个木磕子,雕工非常好,雕刻的小动物,花鸟都非常生动,面型也很质朴,有民间工艺的典型特点,从91年前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收藏,一直到现在,将近20年了,收藏了上万个。
王励均的饽饽磕子大的足有脸盆这么大,小的却只有小拇指头肚大小,图案纹饰更是多种多样,麒麟、猴子、鸟、鱼、燕、寿桃等不一而足,既有常见的传统艺术纹样,又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案,除了常见的木质以外,还有陶制等材料。
胶东的饽饽磕子在胶东民俗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胶东地区历史最悠久、持续性最强的一种古老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面食文化民俗事项,渗透在胶东民俗生活的各个时节以及许多重大礼仪活动之中。
从面食到祭食,到礼食,再到祥食,通过饽饽磕子,可以看到中国面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守望者上万件雕刻精美,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饽饽磕子,王励均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笔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