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济南曾反对过年 办年俗展览会批过年花费
1929年1月1日是全国废除旧历、改用国历的第一天,1931年此法仍在施行。当时的济南也走在了这股废除旧历年的风潮中———说是“年俗展览会”,里面展览的物品无非就是过去人们过年时所用的,如上供时的供品、神像、锡箔、火纸、纸元宝、供菜、鞭炮等。
1929年1月1日是全国废除旧历、改用国历的第一天,1931年此法仍在施行。当时的济南也走在了这股废除旧历年的风潮中———
1929年1月1日起,中国全国使用公历,同时颁令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
中国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曾掀起过一场废除旧历和禁止过年的运动,但后来因为各方人士的反对和民间的难以推行而不了了之。
1929年1月1日起,中国全国使用公历,当时的南京政府为和国际接轨,也为了了却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还曾颁布政令,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这个政令立即遭到共产党和许多无党派人士的反对。结果,旧历新年未能禁止。但这次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却非常深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打击作用。
当时民间社会对国民政府废除旧历岁时节令的强烈抵制,在“过年”问题上表现得极为突出,并由此引发了民众与政府在采用历法问题上“二元社会”之激烈冲突。国民政府一再强调:“实行国历,废除旧历,要从奉行国历的年节,废除旧历的年节作起。”因此,国民政府通令全国,从1929年1月1日起,不仅商民一律不许沿用旧历、过旧历年,而且一律遵行国历、过国历新年。这样,废除旧历实际上等同于废除旧历年,过旧历年还是国历年,成为衡量旧历废除与否的最重要之外在标志。
1929年1月1日,是全国废除旧历、改用国历的第一天,所以国民政府格外重视。当时的行政院通电各部及各省市政府放假三日,以资庆祝。1931年,此法仍在施行。
1932年2月6日,年俗展览会在济南开幕,对过年习俗中的民众花费进行无情批评
当时的济南,也走在了这股废除旧历年的风潮中,也对人们过年进行过劝阻,但对于当时的情景,现在已经难以找到能了解具体情形的人了。
那当时这股风潮都有些什么表现呢?在1932年2月6日这一天,济南贡院墙根街上的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很是热闹,因为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内容奇怪的“年俗展览会”。
说是“年俗展览会”,里面展览的物品无非就是过去人们过年时所用的,如上供时的供品、神像、锡箔、火纸、纸元宝、供菜、鞭炮等。为此,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辑出版《民众周刊》,在1932年2月连续出版了3期《年俗展览会专号》,来全面展示、论证废除旧历及过年这一传统习俗的必要性。
林恒、为容所著《筹备年俗展览会的经过》一文从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政治等方面对旧历和过年进行了分析,表明过旧历年不光花费巨大,且耗费人之精神,无可取之处,所以筹备这次年俗展览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支持废除旧历和过年。第二篇文章是《年俗展览会的内容》,作者还是林恒和为容两人。文中除了对中国过年习俗的考证外,主要是列举了种种过年时需要设立、摆放和实行的习俗,文字中亦多为否定之意,而每条最后都列举了此项习俗所需花费的统计数据,并说明了这些花费如果移作经济建设方面可做什么,可起到多大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门神”一条,统计中称:“门神有秦琼、敬德、五子登科、对金抓等类,每付(应为副,笔者注)价约四分,每家以两副计,济南全市计需七千五百一十四元一角六分,全省计六十万零二千四百元,全国计八百万元。”接着在移作正用中写道:“把八百万元送到银行去,以年利八厘计,每年可生息六万四千元,能养保安队四百六十人,用来把守济南七门,比门神的‘神力’有效得多了。”其他条目中有的将花费金额在移作正用中换算为购置枪弹、购买赈粮、修柏油马路、办初级小学等,让人看了有震撼之感。
此类文字以列举数字的方法和浅显的对比手法,对于过年习俗中民众的花费进行了无情的批评,虽说有些偏激,但针对于当时中国国力不强,能主张节约过年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杂志中的《全国年俗各种消耗总统计表》的附记中记有当时济南市过一次年的大约消耗:“济南市以九万三千九百二十七户计,消耗共用八十万零一千四百一十一元。”后面列有展览会中儿童玩具的种类和质地,这也是展览会的主要展品。
当时,年俗展览会开展的同时还举行了“年俗宣传周”活动,地点在济南府东街讲演所,时间是从“每日午后七时起”,讲题和讲演者有:《什么叫做“年关”》,张子余;《我们为什么开年俗展览会》,赵波隐;《过年与迷信》,吴阶宸;《困难与过年》,屈凌汉;《古今中外的过年》,梁子美;《过年的耗费》,董渭川。
另外,年俗宣传周还举办了“化装讲演”,是巡回化的,曾到过王舍人庄和洛口镇,每地表演两天,“观众少则五六百人,多至三四千人。这些戏剧虽非针对革除旧历年而发,但在改变社会心理与提供有意义的娱乐上,都有相当的价值,所以也便趁时扮演。”反映出当时在此展览上,主办方是非常下力的。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