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瑞霞走上道德讲堂
8月17日,奎文区北苑街道道德讲堂邀请了则尔庄社区居民谭瑞霞,讲述了她五援汶川三进玉树、当了七十多个孩子的“妈妈”的故事,前来参加道德讲堂的百余名社区居民无不为之感动。
她46岁下岗,靠打零工补贴家用;她原本只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她又收养了大伯哥和大姑姐家的四个孩子;她只身赶往北川、玉树地震灾区做志愿者,捐出的钱物何止万元所能表达;她已是六个孩子的妈妈,但却又有七十多个孩子喊她“妈妈”……她就是鸢都义工,潍坊好人谭瑞霞。
8月17日,奎文区北苑街道道德讲堂邀请了则尔庄社区居民谭瑞霞,讲述了她五援汶川三进玉树、当了七十多个孩子的“妈妈”的故事,前来参加道德讲堂的百余名社区居民无不为之感动。
从俩孩子的妈到七十多个孩子的妈
“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就是跟大家讲一下我应该做的事情。”走上道德讲堂的谭瑞霞依然不失朴实。
1998年冬,谭瑞霞的大伯哥在峡山水库打工时落水身亡。嫂子留下两个孩子走了,一个9岁,一个12岁。每周末,谭瑞霞都要骑自行车走四十多里路回老家照看俩侄子。最后她干脆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照料,户口也落到自己家。加上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需要照顾,谭瑞霞夫妻俩不敢歇一口气。
不久,谭瑞霞的大姑姐出现精神障碍,姐夫身体不好,根本无法照顾两个儿子。谭瑞霞又将俩孩子也收养了,还把他们一家人接来同住。家里负担更重了,谭瑞霞夫妇一歇班就到水果批发市场批发点水果卖贴补家用。就这样,六个孩子在她的照顾下渐渐长大了。
“拆迁置换的新房还欠着一些钱。房子大了,孩子们住得也舒服。”谭瑞霞说的孩子并不是她那六个孩子,而是北川、玉树来潍坊上学工作的孩子,他们对谭瑞霞的称呼都是“妈妈”“阿妈”。“最多的时候同时住着11个孩子,前后有70多个孩子在家里住过。”谭瑞霞说。
46岁她下岗了,同时成了鸢都义工
2007年夏,谭瑞霞下岗了,这一年她46岁,没人愿意招聘像她这个年龄的女工。一些老同事去劳务市场找活,谭瑞霞就跟着去。
冬天,天还没亮,谭瑞霞就要起床,去劳务市场“抢”活,种树、打扫卫生……看到雇主来了,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在劳务市场打工一年多,谭瑞霞平均每月能赚600多元,丈夫钟汉山在潍坊制钳厂工作,每月挣不到1000元。
不过,让她宽慰的是,孩子们长大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都改口喊我妈了,在外面也这么叫。好多人都好奇地问,我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们有出息,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强。”没事儿时,一家人会围坐一桌打扑克。这个大家庭里,从来不缺少笑声。
也就在谭瑞霞下岗的那一年,她打工时偶然遇见鸢都义工帮助别人的活动,没有多想,每月领428元救济金的下岗女工谭瑞霞加入了鸢都义工的行列。去医院给病人送饭、捐助贫困学子、帮助孤寡老人……只要有空,鸢都义工的活动,谭瑞霞一个也未曾落下。
汶川地震后,她急着去救助伤员
2008年5月12日,谭瑞霞得知汶川地震后,坐不住了。5月14日,她赶到绵阳。因为路断了,她只能跟其他志愿者步行到擂鼓镇。一路上,他们抬过上百名伤员。“那时候,真不觉得累。看着担架上受伤的老百姓,唯一的想法就是早点把他们抬到救助站。”谭瑞霞说。
在四川,谭瑞霞待了一个月,抬伤员,搬运物资……最后,还把剩下的100元钱捐给了四川省红十字会。
汶川地震一周年,谭瑞霞再次来到北川。这次,她要到那些在潍坊商校读书的北川职专学生的家里走走。平时,谭瑞霞经常去学校看望这些孩子。
北川职专学生杨柳的姑妈在地震中失去了4个孩子,谭瑞霞特意陪杨柳看望了她姑妈。“来了,坐吧!”杨柳的姑妈神情恍惚地招呼谭瑞霞,随即拉起杨柳的手,上下打量着侄女。看到这一幕,谭瑞霞怕自己情绪失控,放下600元钱赶紧走了。
在板房区,谭瑞霞把身上的2800元钱分给了7个孩子,仅留下200多元钱的路费。
玉树地震后,她当了26天搬运工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10天后,谭瑞霞带着6000元钱赶到玉树,其中的4000元钱是她父亲给的,还有1000元是儿子结婚时收的礼金。
谭瑞霞从电视里看到玉树蔬菜非常紧缺,出发前特意买了20斤黄瓜。谭瑞霞到达玉树后,来到一处野战医院。在这里,等着看病的群众排成了百余米的长队。一个小男孩依偎在妈妈怀里,不停地哭闹着。谭瑞霞走上前去,拿出一根黄瓜,放到孩子手中。接过黄瓜,小男孩立马停止了哭闹。令谭瑞霞心酸的一幕出现了,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向她凑来,黄瓜很快便分光了。
在玉树县物资储备库,谭瑞霞和15名年轻人组成了搬运小组。他们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饿了就吃泡面,然后继续干活。
干了26天搬运工,看到谭瑞霞体力不支,红十字会给她调换了一份轻松点的工作——到医院照顾病人。这份工作看似轻松,但要照看那么多病人,谭瑞霞仍然不得空闲,但她对此没有一句怨言。(原载潍坊晚报)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