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凝心聚力谋发展 劲风扬帆谱华章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牢牢把握“奋起赶超、科学跨越”这一主题,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特别围绕“攻坚四季度,拼搏六十天,奋力实现大项目建设大成效”,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特约记者 陈蕾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牢牢把握“奋起赶超、科学跨越”这一主题,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特别围绕“攻坚四季度,拼搏六十天,奋力实现大项目建设大成效”,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初步测算,全年可实现GDP83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5亿元,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增长33%;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增长22%。
项目引领 打造发展新格局
高新区的跨越发展需要大项目助推,高新区的强盛需要大项目作引擎。近年来,高新区牢固树立“大项目立区”不动摇,全力以赴抓招商,凝心聚力建项目,以大项目带动经济总量增长,以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项目引进上,严格把握项目引进标准,着重引进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回报高的“大、高、新”项目,确保了进区项目的质量。全年共引进过亿元项目48个,总投资436亿元;其中过10亿元大项目14个,主要有投资90亿元的中天科技园、投资50亿元的V6汽车发动机、投资25亿元的汽车车桥、投资15亿元的海纳齿轮桥箱、投资10亿元的维达高档生活用纸等项目。围绕重点产业抓招商,以重点培育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依托,着力引进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项目。去年以来,全区引进的项目90%属于六大支柱产业范畴。围绕重点园区抓招商,规划了汽车制造、新能源、精密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专业园区,依托这些园区,建设了V6发动机总成、风电设备制造、精密机械制造、高性能树脂及纤维等项目,实现了产业聚集、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围绕重点企业抓招商,充分发挥区内企业业务联系广、市场信息灵、行业知名度高的优势,大力引进行业高端项目。依托丰润机械公司,引进了海纳齿轮桥箱项目;依托呈瑞粉末冶金公司,与中国新大洋机电集团公司合作新上了新能源电机及传动齿轮等项目。
在项目建设上,高新区牢固树立“效率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全力以赴助推大项目“一路快跑”,把赶超跨越的速度充分体现在项目推进的速度上。去年以来,全区开工续建过亿元项目42个,总投资342.3.2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3个,已有26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19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科技创新 创造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高新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主导产业集群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
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23个,完成投资40亿元,通过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和产品创新,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效益大幅提升。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8家企业的利润、10家企业的利税增幅均在50%以上。纺织服装和饮料食品两个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7.5个百分点。这种“增降双赢”的发展态势,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带来的直接成效。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创新平台方面,投资2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已施工至地上第10层,今年建成启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方面,获批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5家,省级工程实验室项目1个,院士工作站1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获省科技金桥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
优化环境 锻造发展新优势
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高新区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大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并始终强化为企业、为项目服务优先,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软硬兼施”,做足“筑巢引凤”文章。
在硬环境建设上,全年新修续建道路6公里,铺设污水、供热、燃气管网33公里,安装路灯680盏,新增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围绕完善南部工业区路网框架,为大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新建全长3公里的园区道路。围绕解决大项目用电难题,改造变电站1座,新开工变电站2座,全面保障了维达纸业、泰禾生化等南部工业区的项目用电。围绕改善城市容貌,开工建设了总面积9.3万平方米的滨河公园;完成“城中村”拆迁扫尾40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楼12.2万平方米,年内回迁居民600多户,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在塑造优美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高新区不断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包项目责任制和一月一次的观摩评比制,建立起“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达效”的完整服务链条,全力以赴助推大项目“一路快跑”。
在维达纸业项目审批上,高新区成立工作组,会同市直有关部门20多次往返济南跑立项手续,仅用3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围绕加快施工进度,高新区派人直接到淄博的钢结构加工厂,驻厂跟踪督促赶制钢构,提前10多天完成施工。社会管理方面,牢固树立“大稳定才能保障大发展”的理念,狠抓重点区域防范,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各项事业保持了健康发展势头。
高新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谋划未来发展相结合,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深刻领会和把握市委确定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定位,高点定位谋发展,务实推进求突破,确保到2016年全区工业产值比2011年翻两番,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再翻一番,工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成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极。
突出重点增实力。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为总抓手,坚定不移快速推进大项目,坚定不移招商引资大开放,坚定不移扶持企业大膨胀,坚定不移促进科技大创新,不断做大总量、提高水平、增强实力。突出产业园区带动作用,重点规划建设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天科技园、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精密装备等产业园,努力打造500亿园区1个、300亿园区3个,百亿园区5个,为全区大发展、大跨越提供强力支撑。
狠抓城建优环境。坚持把推进城市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场化主导、项目化运作、目标化管理”的理念,以新行政文化中心和商务综合体“两大组团”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科技人才苑、世纪城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力争每年城建投入70亿元以上,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区”。
加大投入惠民生。牢牢把握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保障投入,着力实施“两有六保、三个一体化”工程,即让全区群众人人“有技能、有岗位”,着力完善“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等六道保障线,不断提升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一体化水平,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