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德国诗人海涅这句名言,常被不少理论工作者戏谑为理论不易通俗化的魔咒。
的确,理论著作要写得既有思想性,又鲜活可读,是一大难题。至于党建读物,更是如此。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创先争优系列读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令人耳目一新。这套读本,叫起来响亮,读起来生动,用起来切实,开启了党建读物编写出版的新模式。
这套读本的四本书《做最好的共产党员》、《做最好的公务员》、《做最好的村官》、《做最好的党支部书记》,书名不仅叫起来响亮,而且抓住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旨与实质。
读本的编写者从“共产党员”、“公务员”、“村官”、“党支部书记”等四个群体率先着手。“共产党员”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否履行好执政使命的关键所在;公务员是政府运作的具体实行者,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效率;村官在我国的行政序列中属于兵头将尾,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比例仍很大的大国,他们的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头羊,支部的力量强不强,首先在支书。如此看来,“创先争优”从这四个群体率先着手,的确是抓住了这场活动的关键。
这套读本采用“大白话”讲“大道理”的方式,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如沐春风。如讲到某些党员不敢担当时说:“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讲到公务员的作用时说:“一个好干部,造福一方百姓;一个弱干部,耽误一方百姓;一个坏干部,害了一方百姓。”这类话语,直截了当,远胜繁琐的理论阐释。
“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当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还得有理由,才能令人心服。这套系列读本以关键词提炼主旨的方式,围绕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高度概括了党员干部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告诉广大党员、公务员、村官、党支部书记,什么是“最好的”,以及如何做“最好的”,把通俗性与思想性熔于一炉。
这套读本不仅在理论上高度把握了创先争优的精神实质,而且运用大量先进人物的事迹予以诠释,让人感到有现实的参照。这些先进人物,都是当今生活在群众中的凡人,但他们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牢记宗旨,立足本职,摆正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做得比别人更好。如果按照这些先进人物的标准去做,那么就离“最好的”不远了。(府南山)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