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沾化冬枣博物馆的深远意义
“滨州城,火样红,大冬枣,玛瑙同。今天,“品味山东——全国名博媒体行”采风活动一行来到滨州沾化冬枣博物馆,现场体验了沾化冬枣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滨州沾化冬枣博物馆
沾化冬枣
采访团一行人现场品尝沾化冬枣的香甜
鲁网11月20日讯(记者 刘梅婷)“滨州城,火样红,大冬枣,玛瑙同。地盐碱,人志宏,植冬枣,秀枣城……”这是滨州沾化冬枣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沾化冬枣博物馆作为滨州地标,让“中国冬枣之乡”美名的冬枣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今天,“品味山东——全国名博媒体行”采风活动一行来到滨州沾化冬枣博物馆,现场体验了沾化冬枣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走近沾化冬枣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题写的“沾化冬枣博物馆”七个苍劲金黄大字。而博物馆的徽派结构更是显得非常气派,让大家折服。博主@一个人去旅行 对博物馆的建筑赞叹不已,“太漂亮了!”
据沾化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沾化冬枣博物馆始建于2010年6月15日,9月28日开馆。博物馆展出面积1000平方米,是全国第一个枣类博物馆,也是山东首个果品博物馆。
沾化冬枣从“野果”成为“金果”,从56株到50万亩,再到枣农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创造了一种水果20余年长盛不衰的产业奇迹。在沾化冬枣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沾化冬枣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是沾化县全县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艰苦创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沾化冬枣名扬天下,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据悉,沾化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一直将冬枣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建设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打造中华民族著名水果品牌”这一目标,强力推进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沾化冬枣产业蓬勃发展。而修建沾化冬枣博物馆,将沾化冬枣的历史渊源、产业化发展历程载入史册,对于及时总结经验,指导产业健康发展,使之持久造福全县人民,对于弘扬干事创业精神,建设富足、生态、和谐新沾化意义深远。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