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众声喧哗中揭开“25小时设局论”真相
真相在于调查,不在情绪。网络舆论常常呈现出挑战、质疑等态度,对于官方说法、主流意识和正统观念有一定的逆反性。面对政府,观者往往把普通民众设定为弱势,对于其是否站在正义的一边、有没有站在客观、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则相对缺乏严谨的思考。
聚焦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风波②
于众声喧哗中揭开“25小时设局论”真相
关明
“挖掘机开进拆迁中的村庄”、“‘钉子户’扣押挖掘机驾驶员被拘”……近日,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金沟子村发生的一起冲突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争议。究竟是“村民宅基地遭强挖,维权村民遭扣押”,还是“涉事村民涉嫌非法拘禁”?(
近些天来,山东平度东阁街道金沟子村因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再次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事发后,大众网等媒体开始从陈宝成本人、律师、涉事司机、记者、目击村民、办案警方等诸多角度着手,对现场进行还原。最初的多次报警电话有没有被受理?25小时解救是不是一个局?被拘禁者是否被汽油烧伤?伴随着各种版本的还原和解读,一些争议和疑惑也随之被提出,尤其是网络自媒体的加入,使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迅速扩散开来。
于众声喧哗中,我们需要揭开这25小时里发生的真相。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见大众网《平度警方回应“25小时设局论”:五轮谈判未果》报道http://sd.dzwww.com/sdnews/201308/t20130814_8763510.htm),“25小时设局论”的“天才议程设置”又被戳破,但还有人罔顾事实,你给他摆事实,他给你讲逻辑,你给他讲逻辑,他给你讲逻辑谬误,你指出逻辑谬误,他给你玩联名上书、文攻武吓。
其实,我们不妨从网络舆论的几个典型特性中寻找一些去伪存真的方法。
从众性。总体而言,网络舆论是自发形成的,但是,由于人本身从众心理的作怪,当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焦点争议时,一旦有人站出来,设定一个观点,往往会引来大批的趋同观点,进而形成一定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一旦舆论流形成,很可能会影响公众对于真相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在陈某某等村民涉嫌非法拘禁的事件中,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汇成的舆论流,毫无疑问对于公众的视线造成较大的模糊性,使得网上的声音与记者实地采写的稿件有了部分出入。
逆反性。作为虚拟的言论和观点集散平台,网络舆论常常呈现出挑战、质疑等态度。对于官方说法、主流意识和正统观念有一定的逆反性。例如,面对政府,观者往往把普通民众设定为弱势,既是弱势,则往往容易被同情。但与此同时,对于所谓的弱势是否站在正义的一边、所谓的正义有没有站在客观、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则相对缺乏严谨的思考。
负面性。负面新闻、负面事件、负面话题,对于网络受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更容易引发人们好奇本性,从而进一步探究,同时也顺应了网络受众情绪宣泄的需求。所以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网友通过对负面新闻的批评和批判,来实现观察社会、解读现实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思维一旦产生,就容易自发地进行自我加强,从而削弱正面舆论的力量。
扩散性。这是伴随着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快速便捷产生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个议题、一种观点、一个事件,一旦被设定,会迅速聚合、裂变、扩散开来,其扩散速度往往让人来不及冷静思考,往往仅凭个人好恶、情绪倾向和直观感受就下定论,继而成为继续扩散的一环锁扣。所以,这种特性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性,是部分网络事件和观点产生一些偏差、夸大甚至谣言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特征所述,网络舆论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舆论环境空间,对任何事件的探究和求证,必须保持冷静、严谨的态度。对于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唯希望当事人依法依规定对待所涉事件,而不是采取过激行为;也希望旁观者冷静观察,于纷繁中辨明真伪,而不是盲目跟风舆论。
真相在于调查,不在情绪。于众声喧哗中揭开“25小时设局论”的真相,需要每个个体的理性和思考。
责任编辑:韦国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