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吊司机邵泽山:与时间赛跑的青岛港“飞行员”

2013年08月13日 07:56作者:王琨来源:大众网

在青岛港推出的18位先进模范人物中,17位都有职务,用老百姓的话说,都“带长”,唯一例外的,是一名叫邵泽山的桥吊司机。其实,这个桥吊司机不简单,他是振超团队的重要成员,中国优秀青年技师,全国技术能手。

在工作现场的邵泽山

  大众网记者 王琨

  在青岛港推出的18位先进模范人物中,17位都有职务,用老百姓的话说,都“带长”,唯一例外的,是一名叫邵泽山的桥吊司机。其实,这个桥吊司机不简单,他是振超团队的重要成员,中国优秀青年技师,全国技术能手。这么优秀的工人,必然有故事,记者经过一番深入采访发现,这名港口“飞行员”不仅技术过硬,还对工作有深入思考:他的梦想,更能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含义。

  见到邵泽山时,记者感到一种不一样的气质:青岛港如许振超、张再春等,也是从一线工人干起,他们的眉宇间透出一股豪气,一股产业工人的自信,而邵泽山身板并不强健,时常紧锁的眉头,平静如水的外表,细声细气的话语,很难让人想到他是一名八破世界纪录的骨干桥吊司机。

  “2001年刚进港的时候,我就听说干桥吊司机这一行的,比当飞行员的人还要少,所以我从那时起就格外珍惜自己的岗位和机会,下定决心要努力当一名最优秀的桥吊司机。”时至今日,青岛港的桥吊司机还是只有两百人左右。但正是这一支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却操作着单台数千万的桥吊,吊装危险品等货物,毫不夸张地说,邵泽山等桥吊司机们手上掌握的不仅是货物,还有自己和前港公司员工的性命。

  在距离地面40多米、两米见方米的驾驶室,邵泽山的双手如弹钢琴般操控着手柄上的按键,抓箱、提升、下落、定位、安放,30多吨重的集装箱在空中滑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显新穿针”、“毫米神功”等桥吊绝活,邵泽山也都能顺利完成。

  “有同事告诉我,他们可以比我快,我看了他们的操作,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确实可以做得比我快,但我对他们说,工作时间拉长到8个小时,我还是最快的。”邵泽山说,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12年练就的技术与心态,“12年的工作反复磨练我的技术与心态,我知道怎么干,也知道为什么这么干。同时,桥吊司机责任重大,心态必须要好,活儿多不能急躁,活儿少也能平稳地干好。”

  邵师傅每吊起一个集装箱,我们都能感觉到操作间里明显晃动,若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这样的摇晃会更加厉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邵师傅凭借一身的硬功夫,在50米高空仅靠目测,就能将吊具准确地放到位。

  邵泽山:“我们经常说‘人机合一’,这个箱子到什么位置, 吊具到什么位置,操作手柄压到什么程度,我的心里都非常有数,要一步到位。”

  邵泽山的心中有数来自平时练就的绝活。为了学习师傅许振超的绝活,邵泽山操作手柄,累得肩膀拿不住东西。

  邵泽山:“虽然我们八破世界纪录,我们现在的集装箱装卸速度已处于国际航运界领先水平了,但我们团队内部比学赶超的作风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如果你不钻研,不好好干,很快就会落伍。”

  桥吊司机的绝活较量,赛出了技术,也将装卸效率赛进了“秒时代”。邵泽山仅凭练就的“两快一抢”绝活,颠钩快1秒,起钩快1秒,一个装卸过程就抢出了4秒钟。

  那这几秒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如一个箱子可以节约一秒的时间,这样的一条船,作业3500个箱子,整船就会节约下近一个小时,对于这艘船舶来说就可以节约数万美元的资金。

  中午11点半。刚刚吃完午饭的邵泽山,突然又接到了新任务。海上已经起雾了,后续的船已经起锚往里进了,但“地中海丽塔”号重点钩还有五十钩货,需要立即组织,在一个小时内抢出来,保障后续船舶停靠。紧急上场的邵泽山坐进操作间,吊具便开始加速起起落落,50钩货终于提前5分钟完成。

  地中海丽塔号船长对记者说:“滞期对船东来说是件可怕的事情,不仅要多花船租和停靠费,而且也会在货主那里失去信誉。青岛港的效率,我们已经多次感受到了。”

  邵泽山和200多名桥吊司机,用过硬的绝活,天天与“秒”赛跑,赛出了世界领先的效率,让青岛港集装箱码头225万标准箱的设计能力实现了1200多万标准箱的业绩。

点击浏览下一张 

  距离接触青岛港装卸工:实干实现中国梦 

  青岛港是工人们的港口,采访青岛港工人群体,就必须深入到工人们当中,近距离感受工人们的劳动。8月5日,星期一,记者来到青岛港集团大港分公司,近距离接触正在作业的装卸工人们。

  青岛港:负责任国企撑起中国梦 

  青岛港,不仅仅是一个排名全国前列的重要港口,同时,也是一个大型集团企业,它下属30余子公司,不仅涵盖港口、运输等项目,还包括医院、学校等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没有被当做包袱一样甩掉,反而成为另一番风景,在非主要战线上开拓出一片天地,并共同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

  青岛港兴旺的秘密:工人的尊严成就大港梦 

  青岛港六天采访行程走下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两万余名职工的尊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这种尊严,来源于企业的文化,也来源于青岛港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笔者认为,有了工人的尊严,工人的梦想,才有青岛港的今天,企业如果都能让员工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尊严,则企业必然强大,中国梦可期。

  青岛港工人践行中国梦启示录:同频共振托起强港梦 

  在青岛港,2.4万名海港职工将中国梦转化为自我具体行动,他们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学习钻研、创新创造、自我超越,创造并刷新了一个个世界纪录,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时代正能量。

初审编辑:王云峰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