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魏建

2013年10月12日 21:00作者:来源:大众网

2012年6月28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举办的第5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纪念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110名学者与会,其中,不乏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的大牌学者。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作为主办方外唯一大会主题发言人,受到极高的礼遇和关注。这似乎出人意料,在与会的同行看来,却在情理之中。魏建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郭沫若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已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同。

耐住10年寒窗苦 乐得一生育英才

——记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魏建

 

  2012年6月28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举办的第5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纪念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110名学者与会,其中,不乏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的大牌学者。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作为主办方外唯一大会主题发言人,受到极高的礼遇和关注。这似乎出人意料,在与会的同行看来,却在情理之中。魏建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郭沫若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已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同。

  2009年8月底,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第1届世界郭沫若研究学术大会上,魏建教授担任大会学术报告的学术评议人,他的大会报告被安排在显要位置宣读,并获得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这篇论文荣获了大会颁发的“杰出研究奖”。会后,他当选为国际郭沫若研究会首届执行会长。

  魏建教授究竟作出了怎样的学术贡献,赢得国际国内专家的一致赞誉呢?

  魏建教授研究郭沫若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在《郭沫若研究》发表后,被收入著名学者王瑶、樊骏等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一书。1993年,魏建教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郭沫若:一个复杂的存在》出版,他成为郭沫若研究界瞩目的优秀青年学者之一。近10年,魏建教授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对郭沫若轶作的搜集、整理、考辨和研究,这是一项令许多人望而生畏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2002年完成的《郭沫若全集》极为不全,其中,“文学编”的作品遗漏特别突出。魏建教授于2002年正式着手攻克这一难题。这一决定,就是近10年寂寞而枯燥、繁琐而艰辛的付出。他在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来回奔走,坐在图书馆里一页一页地翻阅旧报刊、旧书籍,一页一页地复制那些在报山书海里捞出来的轶作和相关文献史料。更繁重的工作是对搜集到的轶作进行核查、考订、辨析和整理,其中,最艰巨的工作是版本校勘。在版本校勘过程中,魏建教授既考证出郭沫若同一篇作品修改后的异本,又考证出同一部作品集的异本,还考证出一些署名“郭沫若”或“沫若”的伪作。经过近10年的辛苦努力,魏建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共搜集到《郭沫若全集》遗漏的文学作品2203篇,其中,诗歌汇编为3卷,散文、戏剧汇编为1卷,杂文汇编为5卷,演讲词汇编为4卷。这些轶作中有大量不为人所知的作品,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这是郭沫若研究领域第一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项目,目前已结项,被评为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是一项巨大而重要的学术文献工程。数百万字郭沫若轶作的发掘、整理及研究成果的面世,对于今后完整、准确地认识郭沫若及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文献基础,也有助于纠正以往郭沫若研究中许多错误的结论,还将为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大批全新的研究资料、研究启示和学术增长点。

  魏建教授为国际同行所敬重,除了他扎实、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外,其热情和实干精神也为国际同仁所尊重。当选为国际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之后,魏建教授积极协调联络,于2010年8月21日至23日,携手国际郭沫若研究会、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在济南成功举办“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郭沫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大会的开幕式主持、闭幕式学术总结以及会议的组织、协调和联络,占用了魏建教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并未影响他高水准的发言和高质量的会议论文。他所提交的论文《〈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后期诗歌文献》,通过对《沫若诗词选》不同版本和所有作品的逐篇校勘,既考证出前人研究的大量硬伤,又揭示了郭沫若后期诗歌以及这一时期中国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的类似陷阱,引发研究者对空疏学风的反思。该文后来发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并高票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首届优秀论文奖。与魏建教授一起获奖的是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优秀学者。

  正是这些“见功夫”的真学问奠定了魏建教授在国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其声名才能传到万里之外的圣彼得堡,在众多国际知名学者中拔得头筹,获得国际同行的一致肯定和赞誉。魏建教授先后受邀担任一个海外中国文化学术期刊的编委、两个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王瑶学术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高奖)评审专家等,长期活跃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的第一线,为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深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虽然魏建教授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但他最重视的还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工作。他长期致力于本专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持并完成了山东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课题两项;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主持山东省五年制师范中文课程体系改革,出版教材8种14本,亲自主编其中7本,300多万字。另外,他主编了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1种,省级教材1种,其他教学改革教材3种。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已被省内外20多所学校采用,受到好评。魏建教授先后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又入选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马工程”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专家组。他作为负责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他作为课程负责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以上众多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有赖于魏建教授扎实认真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乃是他长期坚守教学第一线的辛苦所得。在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是众所周知的名师,这不是因为他有“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等众多名师的头衔,而是他从教几十年来对教学的热情和坚守。魏建教授无论科研、行政工作有多忙,上课永远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使不得已出差,他也将日程排得满满的,早早赶回,落下的课一定找时间补上。正因如此,他开的选修课常常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同届学生中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有一次,选课系统出了问题,导致只有38人选了魏建教授的课,但168人的大教室从开课到结课,始终座无虚席,甚至出现过为占座位而打架的现象。除本院学生外,他讲授的课程还吸引了院外和校外的人,有的学生赶几十公里的路到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听他的课。

  魏建教授多次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韩国又石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高校讲学或发表学术演讲,深受各地学子的喜爱。在学生的眼中,魏建教授不仅是一位博学睿智、硕果累累的文史专家,更是一位充满激情和爱心的好老师。他总能将呆板无味的学术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如他的学生所言,听魏老师讲课是一场精神盛宴。辛勤的付出和执著的坚守必将赢得回报,魏建教授的学生遍布各地,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郭沫若研究领域,他们都各尽所长,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比个人取得的成就,魏建教授更希望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国家重点学科走向世界,赢得更加广泛的国际声誉。为此,他付出了比个人荣誉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将所有精力用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上。他带领本学科教师、博士生合作攻关,主持两项本学科标志性成果,一项200万字已经出版,另一项共30卷,即将出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魏建教授的带领下,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必将再铸辉煌。

主要成果: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教材建设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改革》(2001)

  田汉戏剧奖评论奖:《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再思考》(1989)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齐鲁文化通史》(2006)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与创造社》(1990)、《十年思索的再思索》(1993)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郭沫若:一个复杂的存在》(1995)、《创造与选择——论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1997)、《创造社现象的青年学分析》(1999)、《跨进新世纪的历程》(2001)

  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1998)、《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2008)、《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2011)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本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研究》(2001)、《以教材建设全面带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2001)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打通古今中国文学的教学改革探索》(2009)、《<新青年>与“新青年”》(2009)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丛书》(2009)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