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使者
——记山东省美术馆馆长、副教授 徐青峰
徐青峰,199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10届油画助教研修班 ,1994年起任教于青岛大学,2010年6月起任山东省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油画家学会副主席,省青联常委,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自1994年油画《我静静地喘息》获中国第8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以来,先后创作的作品已20余次获国家级奖项,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国内外多家美术机构收藏,编入中国美术家全集,为山东油画界领军人物。
在其任职省美术馆馆长后,更是倾其全部的热情、精力及智慧,全面推进改革各项工作,使美术馆面貌巨变,向着全国一流美术馆的目标迅速迈进,带动我省美术事业水平大幅提升。
精品是这样创造的
徐青峰第一次获国家奖时仅仅22周岁,被业内行家誉为天才。徐青峰回顾创作经过时,却否定这种评价,将这次“初出茅庐”视为“艺术真实表达生活方出珍品”这一真理的切身体验。
1994年,徐青峰大学毕业前须呈交毕业创作。为这创作,同学们几乎全部去了向往已久的西北,瞻看从不曾见过的荒原、沙漠、天山、莫高窟??但当同学们返校、以所观题材开始创作时,那些异域风情并未给徐青峰带来太强烈的创作冲动,仿佛身外之物、心外之物。那时,他心里坠着另一压力。此前,学院两年方才招收10名油画学生。4年来,他一直被捧得轻飘飘的,自诩天之骄子。但为毕业后谋业,他联系了多家单位都未果,他感到从象牙塔顶猛然落到地上。
恰因这种感受,他的成名作《我静静地喘息》出世了。
该作品画面是:一名学生在正制作的雕塑旁忙碌过久,太过疲惫,斜仰在椅子上沉睡。真实地反映了“70后”青年面对社会压力,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奋力挣扎,一下子震撼了所有评委的心。
谈到不画西北画自己,徐青峰回忆时说,许多艺术家总是走马观花似的体验生活,实际扮演了旅游者的角色,形不成深刻的理解,岂不知,最丰富而熟悉的生活就在自己身边,看你识不识,理解不理解。
1996年,全国首届水彩画展及评奖举行。此前,徐青峰从未动过水彩纸、笔和颜料。他呈报了今生所创第一幅水彩画《青铜时代》,竟获山东省唯一金奖、全国银奖,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水彩卷》。“第一次”事件使徐青峰得出一个艺术创新秘诀:摆脱枷锁,真实展露个性。这枷锁来自传统、教科书、权威、他人,更来自自己。将画笔真正自由、自然地融入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画家的心灵,是创新与突破之必需。因循这自觉艺术认识,徐青峰逐渐形成了在个性与气质基础上的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
1999年,作品《天空》获每8年一次的全国第3届油画展最高奖——中国油画艺术奖,也是山东油画界迄今在全国所获最高奖项。
2007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始,从全国评选100幅国、油、版、雕画种作品。徐青峰选定台儿庄大战为题材。此工程规模空前,集众多名家大师参赛,仅首轮通过以台儿庄大战为题材的画家就有7人,除他之外,皆军旅名家。而他从未画过军事题材作品。历经3年,一轮轮闯关、修改,最终,其油画《血战台儿庄》力胜群雄,不仅入围“百强”,又被专家评为其中20部精品之一。
为此创作,徐青峰6赴台儿庄,寻访了几十位老军人、专家和当地百姓,查阅众多资料,多次从战争梦境中惊醒并随即记下感觉。为拍摄资料,他租下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棚,搭景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组织了包括制景、烟火、道具、化妆、抢械、摄影、演员在内的40多人的剧组。著名老画家全山石先生激动地说:“这是建国以来主题性绘画资料准备最充分、认真的一次。”徐青峰对艺术的执著和凡创作必倾全力的态度,奠定了他每一幅作品的成功。徐青峰也更懂得真正画家所具备的思想要素,尤其是对历史深刻地了解和认识。
让美术事业进入旺盛期
2010年6月,徐青峰调任山东省美术馆馆长。上任之初,他首先征得山东省文化厅领导及上级部门支持,将过去因经费严重不足致老干部看病难等问题解决。同时,加大对职工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对馆内各项工作细致调研,积极调动大家工作热情,强化了内部管理和业务学习。短短时间,这位山东省美术馆史上最年轻的馆长赢得了全馆职工的信任和赞扬。继而,在同志们的支持下,徐青峰发挥在美术创作上执著、创新的个性,对美术馆业务工作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与提升。
徐青峰上任前,作为中外美术馆最基本功能的“收藏”,山东省美术馆的数目为零。为此,徐青峰突破了一般美术馆在展厅等藏品的旧套,创制了“四位一体”收藏法。首先,编制《山东美术大辞典》,将1900年以来山东历史上所有名画家代表作编印书里。对已去世者,千方百计寻找其子女、亲属,搜集资料。经两年多努力,该辞典已编撰完毕,即将开印。“史”是收藏的依据。山东馆是第一个编辑完成本省美术史的省级美术馆。第二,对山东籍名画家的人生及作品,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整理记录,每人一部。目前,第一部已开机。画作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动,远不及网络和电影的传播力。欣赏作品之前,先通过纪录片了解画家创作过程,无疑能大大提高观众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第三,收藏过世画家遗物,如著名老水彩画家陶元恩刚去世,就已将其一生创作的最精美的40余幅作品,及其老花镜、调色盒、画笔、老照片、通信,甚至作画用的小方凳入库,有助于对山东老画家的深入研究。第四,为画家出版一部专著,内容包括作品、专家评论等,最终形成画家在学术界的定位。目前,著名画家单英桂等个人专著即将出版。
“四位一体”的收藏方式,科学系统,在当今的美术馆界处于领先地位。
山东省美术馆自1977年成立至今,科研项目为零,发表的学术论文为零。徐青峰上任后,1年多时间中,成功申报了3项科研项目,其中一项为省级社会科学类研究重点项目。
两年多时间,山东省美术馆一系列大动作,成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侧影。2012年1月,正式创刊《山东美术》杂志,设立了信息、学术、争鸣等众多栏目,成为我省最重要的美术传播媒体,填补了省美术界没有专业期刊的空白,成为全国美术界一道靓丽的色彩;开设了美术大讲堂和艺术沙龙;策划、举办了诸如山东省美术作品展、中国写实画派小幅作品绘画展、喜迎十八大中国当代名家原创作品展等国内高水平美术展,活动资金使用率在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中名列第一,高达2667%;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国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等多出重头戏都在筹备中。在山东省美术馆新馆建设中,徐青峰抓住国家美术馆新建的历史机遇,对国家美术馆新馆前15名投标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整理出了美术馆功能面积最佳比例。对新建成的浙江和江苏两个新馆进行调研,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逐个记录,以避免在山东省美术馆新馆中出现。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大量细致的工作确保了我省美术馆新馆设计达到国内先进、国际一流。
因行政工作繁忙,徐青峰这个正进入创作旺盛期的著名油画家的个人创作受到了较大影响。徐青峰反而欣慰地说:“我省的美术业即将进入旺盛期、黄金期。”
把美丽送给更多百姓
说到百姓,勾起徐青峰儿时的记忆。他父母皆军医出身,医院紧邻农村,也承担着给附近农民看病的义务。他清晰记得那些呼着父亲名字,入家求医的穿着黑污的农民。徐青峰经常把投医问路的农民领入家。这经历不自觉地强化了他的责任感,这责任感包括对社会,对中国美术事业,也包括对普通下层百姓。因而,自任省美术馆馆长起,他就加大了美术作品向百姓展示的力度,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提升百姓美术参与、欣赏水平的创新活动。
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我省美术馆开设“光辉的历程”大型油画展,以我党各历史阶段发展为主题和背景,向公众展示了此前零散在全国的72幅主题性绘画作品。与其他省市美展只有几百人观赏、展出几天即无观众不同的是,此次画展,美术馆与济南的160多家单位互动,展期一个多月,观展人数逾1.5万人,创造了全国美术馆界教育推广之最,得到了文化部专项奖励。相关人员评价说:“不是坐等观众,而是去请观众。”
展览期间,徐青峰策划召开了一场独特的座谈会。与会者30多人,半数为画家,半数为军人、企业家、工人、教师、农民工和学生,还包括残疾人。规定画家不发言,由观众发言,谈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谈感觉、希望和建议。每位群众代表都敞开胸怀,绘声绘色而又真诚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老画家单英桂感慨地说:“开了一辈子座谈会,这次是感受最深的一次,直接听到了观众的心声。”
徐青峰说,艺术是多数人的思想、情绪及审美的产物。目前,有种现象,似乎美术只是画家及评委小圈子间的阳春白雪。只有让艺术真正走向人民大众,才能展现其存在的实际意义。
为把美术真正推向大众,徐青峰早先就作了许多工作。早在2004年,他在青岛倡议并领头成立了油画协会,会员达250人,频繁搞画展,在8条街道上作广告,观者拥挤。
为真正让艺术走向大众,服务于百姓,打造全民文化艺术素养,在徐青峰策划下,近两年,省美术馆开展了一系列贴近普通人的画展及活动,并专设农民工、学生、老人和残疾人4个参观日,形成全国独树一帜的推广模式,效果显著。
他说,美的使者,就是让画家心中的美丽、笔下的美丽与百姓心中的美丽、眼中的美丽浑然一体。
主要成果:
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我静静地喘息》(1994)
中国水彩展银奖:《青铜时代》(1996)
中国油画艺术奖(2003)、全国第10届美术作品展作品优秀奖(2004)、山东省建国55周年美展一等奖(2004):《天空》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血战台儿庄》(2007)
“经验·试验——2008山东省油画精品展”一等奖:《青岛火车站》(2008)
山东省建国60周年油画作品展一等奖:《青岛迎宾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