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 郭爱凤
郭爱凤,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同年分配到大众日报任记者。10年的记者生涯,不仅使她的新闻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于新闻实践中更坚定了“为百姓鼓与呼”的职业追求。这一职业理想,就像一束灯光,照在前行的路上,每一步都迈得踏踏实实。
用心灵对话 写人间真情
——记大众日报文体新闻采编中心高级编辑 郭爱凤
郭爱凤,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同年分配到大众日报任记者。10年的记者生涯,不仅使她的新闻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于新闻实践中更坚定了“为百姓鼓与呼”的职业追求。这一职业理想,就像一束灯光,照在前行的路上,每一步都迈得踏踏实实。
自1995年担任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栏编辑,十几年间,郭爱凤始终如一地热心于该栏目编辑工作。该专栏从一棵青嫩的小树,一年年壮大,渐渐长成葳蕤的大树。在近20年里,该栏目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2次获得中国新闻优秀专栏奖,10次获得山东省新闻奖名专栏奖,是目前全国党报中唯一个坚持长久的人物栏目。
郭爱凤在新闻历练中成长。2007年获得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得“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2年获得“齐鲁文化英才”称号。
回首《周末人物》专栏的创办及编辑过程,郭爱凤深深感受到,正是心中装着读者,用心灵与读者对话,用真情反映人间故事,才使得该栏目获取了旺盛的生命力,长达近20年而不衰,终成大众日报的品牌栏目,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这也充分证明,“三个一切”思想是办好报纸栏目的最高标准。
《周末人物》栏目,多年来坚持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蕴涵人文精神,把“三个一切”思想具化在每一篇稿件之中。
目前,《周末人物》栏目已介绍人物近千个,主要是国内文化界、科技界、经济界热点名人。捕捉时代思潮,聚焦社会热点,通过名人的成功故事、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启迪读者的心智。阅读文化名人,是一个汲取智慧、涵养心性、开阔胸襟、提升素养的过程。
《周末人物》还报道一些普通人物。这些普通人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上蕴涵着人性美。这些人性的美好,通过栏目的传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9年11月27日的《周末人物》栏目报道一个普通人物——程秀明。程秀明是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师,有着30年的水文地质生涯。大众日报为创刊地沂水县云头峪村打井多次,因地质构造复杂,没找到水源,于是请来找水王牌程秀明。程秀明到老区考察时发现,大众报人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情义,多年来为老区人民修公路、建水窖,办了很多实事。感动之下,他下决心找到水源。他在日记中写道:“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甚至将新婚的新房让给大众日报社印刷厂,现在,大众报业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报云头峪,说明报社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我为老区人民找水定井,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坚信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部优秀的‘作品’。”
关于程秀明的报道,不仅感动了读者,感动了老区人民,也感动了地矿局同行和领导,省地矿局领导亲自去老区考察后决定,云头峪打井成功后,继续为老区打井,让更多的老区人吃上干净的水。现在,大众报业集团和省地矿局已联手投资800多万元,为老区打井4眼。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有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今天见报的,明天就失去意义。在编辑工作中,郭爱凤发现,新闻纸上的人物,应该是有灵魂的,有生命力的,即便延时阅读,也一样会在读者心灵引起震动,产生影响。
《周末人物》专栏报道一个叫韩齐丽的女孩,一个梁山的孤儿。1996年,她考上大学,却因无钱交学费而不能入学。省妇联宣传部把这个事情告诉郭爱凤,她所在的部门编辑部决定救助这个孤儿。那个时候,通过媒体救助弱者的事情还很少见。周末,编辑同仁都捐了钱,主任又派郭爱凤去梁山看望和采访这个女孩。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这个女孩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不停地流眼泪。父母早逝,她跟着80岁的奶奶,靠亲戚帮忙过活,奶奶甚至上街拣垃圾维持生活。
当郭爱凤把女孩儿揽在怀里时,发现她的身体在发抖,她的手冰凉,同情与怜惜的情感油然而生。此时感受到,新闻工作者,从来就不该是高高在上的,只有与底层百姓情感交融,才会实现新闻职业的价值。
这个女孩的故事发表在这年9月14日《周末人物》专栏,很快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资助。甚至,一个在牢中的犯人也寄来10块钱。这个犯人给编辑的信中说:“请代我捐出10元钱。尽管我是犯人,但这钱是干净的,这是我省下来的津贴。希望韩齐丽能够继续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济南一对退休老人将韩齐丽认做闺女,一直供她读完大学,找到工作。在众人的帮助下,梁山孤儿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韩齐丽的故事,让郭爱凤看到媒体的影响,看到文字的力量,也让她明白,面对读者,不能居高临下去说教,应该用一种人性的温暖去感染他们。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文章如同获取阳光与空气的草木,便会蓊蓊郁郁。
一个名专栏的打造,不可能只靠一两个人的努力,它是集体力量的成果。在《周末人物》专栏的背后,有着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作为栏目编辑,主动和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联手,一起为栏目出谋划策。特别自豪的是,通过这个栏目,培养了一批采写作风扎实、勤恳敬业的记者。采访那些热点文化名人,难度很大,《周末人物》记者总是想方设法达到目的。文化学者于丹到济南演讲,时间紧,不能接受单独采访,记者便利用去机场接机回来的路上,完成了采访。以高校改革闻名全国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因住院回绝采访,《周末人物》记者没有罢休,而是赶到武汉,买了鲜花,到医院看望他。老人大受感动,说:“我真拧不过你们山东人。”就在病床上侃侃而谈。季羡林逝世,记者在北大校园季羡林灵堂外苦等一天,饿了两顿饭,终于等到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完成了独家采访。如果记者稍稍懒一点儿,稍稍犹豫一点儿,都会与这些人物失之交臂。作为编辑,不能做等米下锅的厨子,应该做一个追赶者,喊着号子,举着鞭子,为他们加油,与他们合力。
《周末人物》采访方式与写作形式一直在不断创新,或对话,或故事,力求与被采访者面对面,获取第一手素材,并以生动贴近的内容让名人走近读者。
采写《娘啊,娘啊,我的白发亲娘》,记者坐到受访者老大娘的炕头上,倾听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含泪讲述自己60多年如何照顾多病智障的儿子。谁没有自己亲爱的老娘亲?哪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骨肉?记者笔下含情,文字便达成与读者的心灵共鸣。编辑这样的稿子,得用心,用情。读到某一段文字,编辑落了泪,便会一字不删地保留。很多读者表示,他们看了这样的文字,有一种心灵被洗净、被震撼的感觉。
在郭爱凤心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应当是一个有着人文理想的人,应该通过自己的栏目,通过自己采写或编辑的文字,传播一种积极有益的价值观,倡导一种关怀与尊重的人文理念。只有用心灵与读者对话,文字才能透出人间真情,作品才能真正被读者接纳,被读者喜爱。
郭爱凤和她的《周末人物》专栏,会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一直前行。
主要成果: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1)、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1、2003)、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复评优秀栏目奖(2007、2008)、山东省新闻名专栏奖(2001?2011):《周末人物》
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二等奖、山东新闻奖报纸副刊编辑金奖:《铁凝:靓丽亲和的新主席》(2006)
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三等奖、山东新闻奖一等奖:《本色王乐义》(2005)
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年赛铜奖、山东省新闻奖报纸副刊金奖:《房一波:当上非洲酋长的中国人》(2007)
全国报纸副刊年赛铜奖:《程秀明:叩问青山寻水源》(2009)
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如何对症下药》(2005)、《儿子眼中的季羡林》(2009)、《我不赞成“华约”“北约”》(2010)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