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 范维坚

2013年10月12日 19:19作者:来源:大众网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力作的来源竟是报纸“豆腐块”。某报纸报道一位退休教师搜寻日军罪证的消息,寥寥几语,风轻云淡。范维坚和创作团队读到时却双目圆睁,呼吸急促,一下子掂出其待发掘的千钧力量——中国国内日军侵华罪证或空缺或湮灭,国民对屈辱历史或冷漠或遗忘,国际上日本右翼一再否定侵华史实。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抢救铁证、唤醒国人成为新世纪必须倾全力去完成的重任。现在,这副担子却被一位退休乡村教师执著而坚韧地首先挑起——这无疑是承载着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题材。

以光影承载时代之重

——记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主任记者 范维坚

  电视是光影艺术,声像转换之间完成故事的叙述。光影很轻,故事讲完了,光影就散去了;光影很重,重到可以承载一个时代,钩沉一节历史。

  轻或重,短暂还是永恒,这是光影纪录者的责任。

  范维坚,就是一位以光影承载时代之重的纪录者。

三次折桂 作品跃动着时代脉搏

  2005年的《乡胞祭》是范维坚的发轫之作。

  这件时长仅20分钟的作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次折桂,一举摘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金鹰电视节纪录片“金鹰奖”等3个年度大奖,用电视行内的话说是“把能拿的奖全部一路拿下”。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力作的来源竟是报纸“豆腐块”。某报纸报道一位退休教师搜寻日军罪证的消息,寥寥几语,风轻云淡。范维坚和创作团队读到时却双目圆睁,呼吸急促,一下子掂出其待发掘的千钧力量——中国国内日军侵华罪证或空缺或湮灭,国民对屈辱历史或冷漠或遗忘,国际上日本右翼一再否定侵华史实。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抢救铁证、唤醒国人成为新世纪必须倾全力去完成的重任。现在,这副担子却被一位退休乡村教师执著而坚韧地首先挑起——这无疑是承载着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题材。

  2005年4月,范维坚带领团队奔赴鲁南,开始艰苦采访。

  如果一位创作者对民族的苦难兴衰没有进行过深刻咀嚼和思考,他就很难与历史和现实展开深层对话。从进入鲁南山湖河野之日起,范维坚的内心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沉淀多年的家国情怀似乎找到了喷射点。作品主人公任世淦是一位耿直老者,开始拒绝接受采访。范维坚3次登门拜访,隔着防盗门作说服工作,最后老人欣然允诺。接下来,范维坚连续几天几夜对任世淦深入采访,走进老人家内心深处,用镜头记录下一位日军罪证调查者的铿锵心声。为了搜集记录即将湮没的日军罪证,范维坚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找寻一位位见证日军侵华历史的老人。这些饱受日军欺辱的幸存者大多进入耄耋之年,他们或者因羞恨不愿启齿,或者因年久记忆凌乱,或者因高龄眼花耳聋,言语已不甚清晰……采访之难可想而知。但是,记者之责就是要在历史狭小的缝隙里挖掘出铁的证据。前后一个月时间,范维坚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带领摄制组早出晚归,奔走于鲁南乡野,采访拍摄了36盘素材带,记录下鲁南地区5484位乡胞被日军杀害的史实,精心制作播出直面历史和现实的纪录片《乡胞祭》。作品甫一播出,就引起强烈反响,应观众要求,山东电视台多次重播。

  在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乡胞祭》以全票荣获一等奖。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袁正明评价说:“对于一等奖作品《乡胞祭》,评委一致认为是很有震撼力、很有冲击力的好作品,选材新,开掘深,表达有力……警醒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整个作品大开大阖,一气呵成,内容厚实,风格凝重,发人深省。”

  今日之光影,刻录当下之现实,留存明日之历史。近年来,范维坚创作了一系列题材重大、紧贴现实的作品。《重建北川》,关注震后恢复建设;《节能减排第一爆》为科学发展鼓与呼;《“野楼盘”之痛》,深度解析地产乱象;《我的学籍哪里去了》,猛击教育腐败……

两次入川 灾难更需记者担当

  电视人应当不惧险阻,到现场去,用切入肌肤的实际体验激发创作。好作品需要大担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范维坚赴重震区都江堰采访。都江堰全市大部分地区被地震损毁,环境非常恶劣。在这里,范维坚经历了一系列艰难困苦,甚至是生命的威胁。尤其到北部山区采访,危险重重,很多山体经过地震摧残,大片石块松动,随时都有可能倾落下来。山区道路大多被震塌或掩埋,只能在石块上跃行前进,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进激流汹涌的金沙江。如此凶险的地区,救灾部队一般禁止记者进入,但是为了记录救灾场面第一手资料,范维坚和摄像数次铤而走险。一次,在赴震中映秀采访途中突然遇到余震,但见山上白烟滚滚,山石倾泻而下,摧枯拉朽,横扫一切。所幸范维坚恰恰跑进安全区域,幸免于难。范维坚住的地方是“铁军师”的帐篷,平常闷热潮湿,下起雨来地面全是湿的,雨下得大一些,则鞋子被褥包裹全部泡汤,很是狼狈。当然,遭受艰险的地方往往会收获最真诚的感动。解放军官兵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灾区群众大难面前刚强无畏,救援者和受灾百姓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义大爱让范维坚深受震撼,采访中眼泪常常打湿眼镜。震区采访一个月,范维坚拍摄制作了纪录片《武文斌》,铭刻伟大的抗震救灾进程。

  2010年,范维坚带领摄制组第二次入川,承担采访制作6集大型纪录片《重建北川》的任务,全面记录山东3.5万名援建大军全力支援北川县恢复重建的壮举。

  北川气候特殊,常年阴雨延绵,山东人到那里往往水土不服。范维坚到北川,先是闹肚子、腹胀、发烧,后来浑身长出红点点,奇痒难忍。当地人将这种皮肤病称为“蛇缠身”,实际就是一种湿毒。一直到完成采访任务回到山东,这种折磨人的疾患也没有痊愈。

  二次入川更加艰苦,范维坚带领摄制组驻扎北川援建一线长达半年。北川是山区,道路全是悬崖峭壁,湿滑险峻,加之地震之后环境恶化,经常有泥石流、滚石、滑坡发生,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范维坚他们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做了最坏的打算。一身工作服,一身雨衣,一双雨鞋,和援建人员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块儿,一起住板房、上工地、钻巷道、爬塔吊、下基坑、进大山、走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彻底地融入援川洪流。

  180个日日夜夜,范维坚带领摄制组采访了346位援建者和北川老百姓,拍摄下227盘珍贵的视频素材,积累视频总量超过1000分钟,精心制作的6集大型纪录片《重建北川》将山东援川事迹用生动的影像推向全国,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范维坚被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受到通报表彰。

4次捧回“金熊猫奖” 创新创优从未停歇

  2005~2011年,范维坚连续4次在两年一届的四川国际电视节国际纪录片评选中摘得“金熊猫奖”,这种情况在业内并不多见。从2005年至今,范维坚已有近20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省级一等奖达到30多件次。

精品创作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从题材选择、把握到采访的组织、策划,从镜头调度、拍摄到画面的剪辑、包装,从片子结构安排到文稿的字斟句酌……范维坚都殚精竭虑,倾其心血,探索最贴切的电视表达形式,尝试艺术创作的一次次新突破,力求将一部部没有遗憾的光影作品呈现给观众:

  纪录片《我的学籍哪里去了》将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发挥到极致,作品获得中央电视台专家好评;纪录片《共圆精彩》以揭秘方式记录宏大的全运会开闭幕式筹办历程,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肯定;纪录片《行走学校》采用无解说配音,尝试一种全新的电视语言,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专门调阅推荐;纪录片《牵手》将男女主人公的舞蹈艺术融入整个作品架构,水乳交融,形成独特的叙述风格,作品受到国际专家青睐,入选卡塔尔半岛电视节和德国女性电视节;6集大型纪录片《重建北川》突破传统的成就报道模式,尝试将宏大叙事和个体关照、纪实风格和理性归纳相结合,全景式、立体化、史诗般、形象生动地记录山东援建北川的伟大历程。

  从进入电视行业,范维坚的职业生涯已历15载。15年来,他以光影刻录现实和历史,也在光影流转之间厚重丰盈着自己。光影的变幻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位在光影之间不停追逐的电视人,他的下一个梦想又是什么呢?

主要成果: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短纪录片奖:《乡胞祭》(2005)、《武文斌》(2009)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社会类纪录片大奖:《牵手》(2007)、《重建北川》(2011)

  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一等奖:《我的学籍哪里去了》(2005)

  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中短纪录片奖:《归来,殉难亡灵》(2006)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乡胞祭》(2006)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生命的捐献》(2007)

  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牵手》(2008)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节能减排”第一爆》(2008)

  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千钧一发》(2007)、《再造新北川》(2011)

  山东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绝杀》(2007)、《共圆精彩》(2010)、《向祖国汇报》(2011)、《沂蒙精神颂》(2012)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