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务锋:临沂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2月21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临沂市市长张务锋。接受大众网专访,对于革命老区的民生的问题,他说了很多,目前临沂已经在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省人大代表、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接受大众网“请问市长”栏目专访。
省人大代表、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说民生。
大众网济南2月22日讯(记者 刘国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政府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牢记“民生为重、民生为先、民生为大”的执政责任,着力打造“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幸福家园,让千万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有尊严、更为舒心。在中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市民幸福感居全国第二位。2月21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临沂市市长张务锋。接受大众网专访,对于革命老区的民生的问题,他说了很多,目前临沂已经在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成就事业
大众网:作为全省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的市,临沂市的民生工作对于全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张务锋市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来临沂市民生工作情况。
张务锋: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成就事业。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民生建设,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优先落实惠民政策,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1、“一创六建”“惠及”民生,市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创六建”的主要评判依据,先后成功争创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摘取了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中国市场名城的桂冠,被授予全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示范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城区规模由7年前的70平方公里扩展到1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60万;“大水城”建设尽显风采,形成“七坝八闸”48.5平方公里水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临沂市民幸福感在全国294个城市位居第二。中央领导同志欣喜地说:“临沂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不是西湖,好像西湖”;省委书记姜异康称赞临沂:“是山东的一张名片,也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省长姜大明评价临沂:“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2、生态文明“润泽”民生,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全市共建成生态文明乡村1500个、生态文明乡镇83个,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蒙阴县成功召开,全国117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临沂脱颖而出、名列地级市第一;城乡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打的很辛苦、赢得很愉快,86.9%的行政村完成“五化”任务;迎淮考核战果丰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考核名列第一,城乡变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真正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呼吸上清洁空气。
3、社会保障“给力”民生,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半实现全覆盖,每年省级以上补助资金达8.2亿元。国务院批准临沂享受中部地区优惠政策,将从国家改革发展成果中得到更多实惠。
4、农村服务“对接”民生,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一网两平台”经验在全国叫响,被称为“莒南模式、临沂现象、山东经验”;“满意消费惠万家”全省现场会推广临沂经验。1.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100余万户,规模居全省第一。发展各类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292个,互助资金总额5.6亿元,中央农工办以《农村要情》上报中央和国务院,并刊发全国。创建“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做法,被国家民政部誉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范例,成功争创全国首批和谐社区2个,省级城市示范社区14个。
5、便民设施“连通”民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入近千亿元,通硬化路、客车、自来水、有线广播电视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9.1%、98.1%、80%和100%,在全省率先发展城市绿色公交;农村公路硬化量全省第一。“气化临沂”成效明显,在国内率先倡导天然气清洁能源全面普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全省率先完成。全省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百里滨河健身长廊建成启用,成为市民健身休闲最佳去处;在全国首创红色运动会,是世界唯一同时举行赛艇和滑水两项水上项目的城市。
6、红色文化“引领”民生,精神生活健康向上。“沂蒙精神”是临沂最为宝贵而又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临沂考察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沂蒙精神的宣传。电视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分别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影“华表奖”、“荷花奖”特别奖等国家级大奖。在全国先行开辟红色旅游线路10条,被列为全国8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和全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全省率先完成宏观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创造了文化执法“临沂模式”,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建成全省最大的科技馆、最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和最有特色的万阅城、博物馆新馆及全国最大钢结构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7、群众工作“情注”民生,统揽信访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市委群众工作部和市群众诉求接待中心率先建立并有效运行;用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信访工作和破解基层信访工作难题的“五个一”做法,被国家信访局和中央政策研究室转发全国;省委群众工作会议、中央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现场会先后在临沂召开。全市信访工作实现了信访部门由“独舞”到“领舞”,由应急“救火”到超前“防火”,由稳控群众到服务群众的转变。社会治安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安全、踏实,由统计部门调查的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7.5%,创历年新高;在2010年中国第五届全面小康论坛上,我市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最具安全感城市”。
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大众网:临沂在民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怎样的理解和体会?
张务锋: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对民生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使我们更有有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必须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临沂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有现实意义,也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要求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温家宝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要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安全,更有尊严。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在最近召开的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省长姜大明同志一再要求,用财政的钱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用市场和社会的钱办好促发展的事情。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表明,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民生工作做不好,不仅有负上级的期望和重托,更愧对老百姓的期盼和信任。二是,责任重。革命老区不应该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应当科学发展、走向现代文明;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牺牲奉献,改革建设时期理应享受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理应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担负的最硬任务、最大责任,是讲政治、讲党性的最现实检验。三是,机遇好。国务院批准我市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有关政策,我市也是全省唯一的“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9个省直部门已与我市签订了共建“两型”社会战略合作协议,为争得新一轮区域发展主动权,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加倍努力工作,放大政策效应,挖掘各方潜力,千方百计为老区人民谋福祉,全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二是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民生事业基础。经济实力是改善民生的现实基础,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落实民生政策只能是“纸上谈兵”,民生幸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临沂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乡差距较大,基层群众生活水平总体偏低。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为7.2亿元,只占全省水平的60%。要把临沂的事情办好,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必须加快壮大经济实力特别是县域经济实力。
三是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共享共建。民生事业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和可承受能力,坚持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多干少说、说到办到,使改善民生的力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对有条件办的事项快办办好,对上级规定办的事项按要求办到位,对需分期实施的事项创造条件积极落实,对暂时办不到的事项做过细的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民生、促和谐、保平安,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大众网:在下一步工作中,临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总的要求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张务锋: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富民、惠民、为民、安民为主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行有所畅,把临沂建设成为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幸福家园。基本原则是: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公平正义、均衡普惠;坚持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今年为民再做二十件实事
大众网:“十二五”期间,临沂在民生工作方面做了哪些部署安排?
张务锋: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改革发展时期理应享受优惠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果。根据新形势、新机遇,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期间,全面抓好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十项民生大事”。从现在起到2013年底,重点抓好“二十件民生实事”。这些都是市民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也是最期盼的事情。把这些大事实事抓实抓好,临沂市民生事业发展会上一个更高的水平,千万沂蒙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具体来说,在农村,突出解决好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70%,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所有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对年满55周岁、符合国家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每人每月发放60元奖励扶助金;将符合条件的“五保”老人全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所有敬老院全部实现集中供暖;所有县区和乡镇完成政府建设示范幼儿园任务;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喝热水、吃热饭、冬季取暖和厕所治污等问题。在城区,建成临沂城四河交汇口河底隧道,打通兰山路等断头路,全线贯通环城快速路;新增公共停车位9000个,破解停车难题;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1所,基本解决学校“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新增惠民早餐亭200个、总数达到800个;完善北城新区一期配套服务设施,小区入住率达到80%以上;清理整治非法排污口,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到Ш类以上;同时,深化“天网工程”,配套建设水电暖等公益设施,全面完善城市功能。
责任编辑: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