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云南高考试题:语文贴近生活数学难易有度

2013年06月08日 09:26作者:刘超来源:云南网

名句填空没超过必修教材考纲要求的篇目范围,可谓全面,难度上也较去年平易。总之,今年的语文试题朴实、平易,内容稳定,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大都步履从容地走出考场,这对以后几科的考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原标题:昆明名师点评高考试题:语文贴近生活数学难易有度

  考什么?难不难?据了解,今年全国高考使用的18套语文试题有3套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其中全国课标甲卷供云南等11省区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专家指出,今年高考语文的命题更加强调对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五大能力的考查。

  昨天,记者邀请来自昆十中以及滇池中学的资深教师点评今年的语文和数学试题。据老师们分析,语文试题难度适中,贴近生活,其中作文涉及到同学关系,考生可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前不久的复旦大学校园投毒等新闻事件;而数学则梯度平稳、难易有度,预计今年我省高考文科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语 文

  昆十中高级教师侯文兰:

  难度适中,凸显能力

  今年高考语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试题形式稳定、试题平易、开放。考生做这套试题的感觉应该是“不偏不怪”。

  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用了何丹的《试论中国凤文化》的节选部分,文化气息浓郁。难度与前两年基本一致。

  文言文阅读选取了《旧唐书·李揆传》,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法,全面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翻译题的难度适中,只第二句稍有难度,可以很好区分考生水平。

  诗词鉴赏选取的是宋代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

  名句填空没超过必修教材考纲要求的篇目范围,可谓全面,难度上也较去年平易。

  大阅读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阿城的《峡谷》这篇小说和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传记,命题的思路和以往三年相同,对于考生而言,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考查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衔接、图文转换,都比较平实。

  滇池中学高级教师孙道朝:

  文化浓厚,贴近生活

  今年语文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朴实平易。今年的语文题仍然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难题,朴实平易是基本特点,阅读材料简明易懂,设题难度适中。名句题出自《劝学》、《三峡》、《琵琶行》,避开了难度较大的《离骚》、《逍遥游》等;成语也是极常见的“风姿绰约”、“分庭抗礼”、“栉风沐雨”、“侧目而视”4个成语。

  2·稳中有变。语文试题每年的变化题一般为16、17题。今年的语文试题题量、赋分,试卷结构,试题难度都基本稳定,没有大的变化,略有变化的是17题,常考的仿写题变为了读图题。

  3·贴近生活。今年的作文题中的材料内容是关于“同学关系”的调查。内容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应该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4·文化气氛浓厚。第一大题阅读材料内容为“凤凰的演变”,诗词鉴赏为朱熹的诗歌。内容为“咏梅”,体现出了较浓郁的文化氛围,显得厚重而大气。

  总之,今年的语文试题朴实、平易,内容稳定,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大都步履从容地走出考场,这对以后几科的考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数 学

  昆十中高级教师廖道忠:

  降低门槛,梯度适当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省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整体难度有所下降,全卷层次分明、梯度平稳、难易有度,既有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考查数学思想及思维能力的区分题,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预计今年我省高考文科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今年的选择题、填空题中的问题类型与设问方式都比较常规,学生较为熟悉,即使是作为区分题的第12题、第16题,一般学生也能入手。同时,单个题目综合性减弱,运算量减少,紧紧把握了文科数学注重常规思想与通性通法,淡化计算与特殊技巧的特征,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

  今年解答题的前三题均比较常规、简单,入口较低,有利于学生树立考试信心。如第17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一般学生都能顺利解决。第18题立体几何背景熟悉,所考查有“证明线面平行”与“求体积”都是基本问题,难度小,属于容易题。

  最大的变化是第24题,首次考查“不等式的证明”,令很多老师与学生始料不及。第21题中,所给函数在求导数时涉及“复合求导”法则,文科学生没有学过这一法则,需先变形为商的形式再求“商的导数”,基础知识不过关或粗心大意的学生容易得零分。

  昆十中高三备课组长段培吉:

  立足基础,稳中有变

  2013年的高考理科数学试题难度比2012年有所下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难度比较合乎情理。全卷设计平稳过渡,难易搭配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压轴题也比2012年容易入手。

  17题以三角形为载体对正、余弦定理及面积的考查;18题以学生熟悉的直三棱柱为背景考查线面平行及二面角知识;19题利用统计与概率相结合利用学生熟悉生活背景来考查利润函数及期望知识;20题简洁明了的直线与椭圆关系考查求椭圆轨迹方程和四边形面积最值知识;21题已知函数极值,利用导函数工具求解参数知识及不等式证明问题。

  试卷注重通性、通法,体现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依然多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16题以等差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与函数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刘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海燕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