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不补投 未被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2013年06月26日 07:17作者:张雯雯来源:山东商报

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而平行志愿录取时,对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能在退档后再补充投档。张志刚介绍,考生应尽量填满允许填报的高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如释重负,现在成绩出炉,他们将面对填报志愿的又一次“大考”(资料片)记者傅琪媛摄

 

  商报济南消息 今年我省在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专科(高职)批均为平行志愿,在录取前填报志愿1次,在录取过程中征集志愿1次。每次可填报6个高校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还增设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据介绍,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首先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序。投档时,先对最高位次的考生进行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每次检索是按考生填报高校志愿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被检索到的高校招生计划未满额时,该生即被投到该高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将不再检索该生的排在后面的其他高校志愿。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被高校退回,就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录取。
  因此,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
  另外,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看,平行志愿填报的高校是有先后顺序的,高校先后顺序也是计算机检索和投档的顺序。这个先后顺序是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形成的,考生填在最前面位置的高校在先,依次往后排列。
  解读
  考生只能投档一所高校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助理、普招处处长张志刚介绍,在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所以“遵循志愿”就是遵循高校志愿顺序,即在完成考生成绩的位次排序后,依照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投档。
  也就是说,一个考生只能投档到一所高校。因为计算机一旦检索到考生符合某一个高校投档条件后,即行投档,不再检索该考生后面的志愿。据介绍,文史类按照投档分、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基本能力的顺序,理工类按照投档分、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基本能力的顺序,依次比对成绩,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考生投档分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比对随机码,随机码小的位次在前。
  退档以后不再补充投档
  记者了解到,实行平行志愿只是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依然存在风险。从外省情况看,考生填报志愿仍然有被退档或无法满足志愿的现象。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档案投不进去。再者就是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而平行志愿录取时,对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能在退档后再补充投档。
  此外,走读生中,有走读招生计划的高校,其走读招收计划单设代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在平行志愿中占1个高校志愿。
  专家建议
  填平行志愿要稳点
  专业最好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究竟该怎么填?如何填报胜数最高?这是高考之后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最焦虑的问题。昨天,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助理、普招处处长张志刚就平行志愿填报为大家支招。
  张志刚介绍,考生应尽量填满允许填报的高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少填一个高校志愿,可能就减少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但在选择高校及专业志愿时,要减少随意性,尽量做到自己选择的高校和专业就是自己喜欢就读或能够接受的高校及专业。
  同时,要合理搭配高校志愿,建议考生在6个志愿中,前面两个高校志愿可以考虑“冲一冲”,中间两个高校志愿要考虑“稳一稳”,最后两个高校志愿要考虑“保一保”。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高校,保证所填报的高校之间有一定梯度,增大投档成功概率。“还要注意高校排列的排序。考生所填的高校虽然平行,但计算机在对考生高校志愿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高校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因此,考生要将最喜欢的高校排在前面。”张志刚说。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生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时,一定要慎重。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来看,专业不服从调剂是退档主要原因。

本版撰文记者张雯雯

原标题:平行志愿 一次投档不补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