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卖菜不难买菜不贵”的探索
“菜价越来越高,比乡下贵一倍多,让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吃不消。” ——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村委会主任赵波代表说,里岔每年出栏4000多头黑猪,肉质独特,逐渐形成了响亮的品牌。
“菜价越来越高,比乡下贵一倍多,让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吃不消。”
——老家沂蒙山区的刘菲大学毕业后来济南工作,最近几天逛菜市场发现菜价猛升,平均每斤涨了五毛到一块钱,三块多钱的菜已经是平价菜了,五块六块的菜不在少数,最贵的豆角6元一斤,一天十块钱的菜不够,一个月买菜要花四五百元,感觉有点吃不消。
“多设立直销点,菜价能降一半。”
——青岛李沧区永青苑社区里有一个蔬菜批发市场,还有泽雨超市设立的蔬菜直销点,社区8000多居民出门就能买上菜。该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爱真代表说,由于蔬菜是菜商从农民手中收来直接卖,菜价比市南区她孩子居住地的几乎便宜一半。她认为,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菜价就上升两三成,解决办法是在社区多设立蔬菜直销点,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
“全县20万人搞营销,基本不存在卖菜难问题。”
——苍山县向城镇曹湾村550人,种了800亩蔬菜大棚,而该村从来没遇到过“卖菜难”问题。原因何在?村党支部书记高继富代表说,主要得益于村里成立了蔬菜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在南京、无锡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专门有人搞销售。苍山县是一个传统的蔬菜大县,全县有20万人搞蔬菜营销,全县的蔬菜销售都不难。他建议说,解决卖菜难问题,需要强化社会分工意识,大力扶持蔬菜购销户,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看到邻村500亩白菜烂在地里,感到心疼,这也说明发展订单农业太重要了。”
——东平县彭集街道安村党总支书记孙庆元代表说,邻村种了500亩白菜,秋收时由于价格过低,没人收全烂在了地里。相隔三里路的安村多年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村里发展订单农业,600亩中药材、300亩有机蔬菜在种植前就已经和北京、青岛、济南的大超市签订了购销合同,卖菜不难,价格还有保障。他说,发展订单农业靠一家一户不行,需要村集体或者成立专业合作社来运作。
“里岔黑猪的价格,基本不随猪肉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村委会主任赵波代表说,里岔每年出栏4000多头黑猪,肉质独特,逐渐形成了响亮的品牌。当猪肉价格波动时,里岔黑猪靠品牌的支撑赢得定价主动权,基本上不出现价格波动。赵波认为,要解决农产品销售完全由“市场”支配的难题,应该在品牌上下下工夫,培育叫响的品牌。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