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物收藏艺术家王献唐的一生

2013年01月10日 15:50作者:来源:本网综合

王献唐幼承家学于山左名贤许瀚(印林),在原籍完成启蒙教育后,先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和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1917年应天津《正义报》之约,赴津翻译德文小说。1918年22岁时,回济南任《商务日报》和《山东日报》主编,后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长驻青岛。

个人生平

  王献唐幼承家学于山左名贤许瀚(印林),在原籍完成启蒙教育后,先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和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1917年应天津《正义报》之约,赴津翻译德文小说。1918年22岁时,回济南任《商务日报》和《山东日报》主编,后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长驻青岛。

    1925年王献唐赴北京,开始研究目录学,并与丁惟汾等共同研究音韵、古文字。1927年,到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不久,因政见不合,发誓从此不问政事,潜心研究学问,改名王献唐。1929年8月2日,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他着意搜集文物、典籍,扩充馆藏,使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收藏文物典籍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1930年,考古学家吴金鼎赴山东,发现了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邀他同去勘查。之后,他与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人共同领导遗址的发掘工作,并成立山东古迹研究会,对山东其他遗址进行了普查和小型发掘,为山东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

    1940年,他受聘任国史馆总干事,兼任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撰写出许多考古著述。抗战胜利后,他亲自将原山东图书馆所有图书文物完整无损地运回济南。1948年返鲁,复任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国史馆纂修。喜藏书,收藏颇丰,一生收藏图书达10万余卷,藏于“双行精舍”,每有所得,辄为之写题跋,或考证版本源流,或述藏家逸闻,后被收入《双行精舍书跋辑存》及《续编》中。所作《藏书十咏》中自称“黄金脱手了无余,换得陶南镇库书”,是其购书的写照。晚年又得顾千里批校、黄丕烈手跋古籍1部,又命名其藏书处为“顾黄书寮”。其《藏书十咏》,内容是访书、购书、载书、装书、勘书、曝书、跋书、抄书、借书、读书,为其经验之谈。藏书印有“双行精舍鉴藏”、“空自苦”、“疏经阁”、“三家邨人”、“献唐题记”等多枚。

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仍不废著述。1958年出版《黄县器》一书,为研究山东古代历史开辟了新途径,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个人成就

    王献唐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是山东地区考古、文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先生生前著述颇丰,《炎黄氏族文化考》、《长安获古编校补》、《古代货币甄微》、《山左先哲遗书》、《国史金石志稿》、《山东古国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一系列著作,奠定了其“国学大师”的崇高地位,被夏鼐誉为“山东近几百年来罕见之学者”。先生一生为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山东文物典籍不遗余力,贡献卓著,特别是抗战期间护送文物南迁,更是成为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作为文物收藏家,王献唐先生多次将其珍藏捐献国家。1960年先生辞世后,其子王国华遵其遗愿,又将大量藏品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将先生一生秉承的“向国家捐献藏品是社会福祉”的理念继承并发扬光大。(以上为展览中所用)

    王献唐虽时常为衣食所累,但他一贯视读书、学习为人生第一乐事。1922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王献唐作为接收代表留任胶澳督办公署秘书,利用闲暇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公孙龙子悬解》六卷,这是他25岁时完成的第一部专著。由此王献唐开始研究自己钟情的金石、版本、音韵、目录、古币、考古等学科,并多有建树。在诗、书、画、印等中国文人传统的活跃领域,也显示了深厚的功力。王献唐提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自炎黄二支,炎族出于东夷,而远古东夷文化的中心就在今天的山东,《炎黄氏族文化考》是王献唐在这方面的代表作。自30年代初动笔,直至去世前,十数次修改,努力使之完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