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木版年画:立意简明扼要、主题鲜明

2013年12月10日 10:09作者:来源:大众网

清河镇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境东南部,东邻魏集镇、胡集镇,西界李庄镇,北隔徒骇河与辛店、麻店为邻,南隔黄河与高青相望。清河镇木版年画从表现的题材内容上可归纳为:避邪纳福、瑞祥吉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和瑞兽祥禽等。

  清河镇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境东南部,东邻魏集镇、胡集镇,西界李庄镇,北隔徒骇河与辛店、麻店为邻,南隔黄河与高青相望。以木版年画名扬鲁北地区。
  清河镇木版年画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是由王姓始祖王画三从天津蓟县经由河北枣强带来清河镇的,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带动了清河镇的其他姓氏年画爱好者(如张氏、樊氏、周氏、纪氏、曹氏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其成为深受鲁北地区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其鼎盛时期,画店发展到60多家,流传到高青、博兴、邹平、滨州、阳信、无棣、济阳、商河、章丘、长青、禹城、沧州等地。如今,清河镇木版年画唯一的传人王圣亮大部分精力放在木版年画的挖掘、搜集、整理、创作上,目前正积极创作孙子系列木版年画。
  清河镇木版年画从表现的题材内容上可归纳为:避邪纳福、瑞祥吉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和瑞兽祥禽等。
  (一)避邪纳福:《神荼郁垒》武门神、《秦琼敬德》小武门神、《文财神比干丞相》、《武财神关公》、《天地全神》3、《老山头》、《增福财神大灶王》、《发福生财大灶王》、《金鸡独立》、《小条鹰》等
  (二)吉利福祥:《麒麟送子》、《福寿双全》、《发福生财》、《银元树》等。
  (三)风俗民情、历史故事:《庆贺新年》、《李三娘》、《炮打日本国》、《慈禧出宫图》等。
  (四)小说戏曲:《挑滑车》、《空城计》、《失街亭》、《八大锤》、《琵琶梓》《古城会》《拿花蝴蝶》等。
  清河镇木版年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改进,逐渐演变成木版画的套印方法,它分为起稿、刻版、印黑、套色、施彩等工序。
  1、起稿是年画的第一道工序,画师们从庙堂神像、传统戏剧、神话传说、风俗人情、历史故事以及自然界万物中发现题材进行构思,然后用木炭条勾画出轮廓,再用墨线勾勒定稿,交于雕刻师进行设计刻版。
  2、刻版是经过刻工的适刀,转折顿挫,起伏轻重,转换自如,得心应手的加工,刻出物象的主要轮廓线,再按设计计划分成几块色版以备套印。
  3、雕刻多用杜木、梨木。雕刻的方法一般采用反正刀、开心法、阳刻、阴刻等雕刻风格,不拘一格或粗犷、或精细,待刻好后先印墨(也叫线版),在此基础上分出红、黄、绿、紫、兰、粉红等色版再进行雕刻色版。
  清河镇木版年画是按照当时农民的思想追求、风俗信仰、审美观念、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逐步丰富表现内容的。它植根于民间的土壤之中,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气氛的作用。其题材内容广泛,有山水、人物、花鸟等。   
  清河镇木版年画具有立意简明扼要、主题鲜明、寓意深远、造型美观,兼具有夸张、变形的特点,且线型凝炼流畅,坚实有力或大刀阔斧见长等特点。清河镇木版年画色彩鲜明,对比强烈,配色和谐多变,画师们多采用红、黄、绿、兰、紫、粉红等色套印,而且追求乡土风味,韵香味厚,粗犷淳朴。清河镇木版年画在它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影响遍及鲁北,与其它民间,艺术共同构成了该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王圣亮是清河镇年画第19代传人,1974年开始学艺,师从本地老艺人王逢峨,为了保护“清河镇木版年画”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他倾尽家里仅有的积蓄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年画画板,远赴潍坊拜师学艺,刻苦钻研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积极创作新的作品,为保护、传承“清河镇木版年画”做出了贡献。
  2006年12月3日“清河镇木版年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19代传人 王圣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