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 曾经盛行一时
惠民县河南张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经盛行一时。河南张村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沙河南岸,有7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以制作泥塑闻名,素有“娃娃张”之称。
惠民县河南张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经盛行一时。泥塑作品从刚开始时的人、佛、兽等发展到后来的无所不及,其文化味也愈来愈浓,艺术价值极高。
河南张村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沙河南岸,有7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以制作泥塑闻名,素有“娃娃张”之称。解放前,这个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做泥塑,是穷苦劳动人民糊口的手艺,农闲时节,手工艺人们抽空制作泥坯,冬闲及春节期间,就涂粉上色,制成成品到集市出售,商河、临邑、阳信、无棣、滨县、高青、邹平、利津、广饶等十余县的客商也来贩卖,几乎传遍鲁北以及远销到沧州、天津、济南等地。
在河南张泥塑艺人中广为流传的故事:乾隆年间,一次乾隆皇帝生日,刘墉去为皇帝祝寿,带去了河南张泥娃娃“扳不倒”,当皇帝看到其他大臣送的都是金银财宝,而刘墉去送了个泥娃娃,乾隆皇帝很生气,于是就拿起“扳不倒”想摔,去发现“扳不倒”背面写着“大清江山”,乾隆皇帝明白了刘墉的本意,心中大喜,并下圣旨为河南张制作“扳不倒”开了绿灯。传说终归是传说,并没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只是一种民间心理的反映,但自古以来,制作泥塑做为河南张村的祖传手艺,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却是实情。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技艺比较高的艺人有:张丙鳌、张丙增、张丙信、张丙礼、张全福、张伦五、张建才、张建义、路占印、洪海祥等。他们都为河南张泥塑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以张丙鳌最具代表性,2005年去世后,其子张凯继承其手艺。目前村子里还有七八户来户人家在制作泥塑。
河南张泥塑有两大类:泥塑类、扳不倒类,各类品种繁多,造型古朴,有戏剧故事、各种娃娃、动植物等。在彩绘方面,河南张泥塑富有装饰性,用笔流畅,线条简练,强调热烈、火爆,不主张画真色,重在美化,取得五彩缤纷、协调绚丽的效果。在造型方面,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突出传神,强调刻画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从民俗角度看,河南张泥塑与当地民俗如栓娃娃等紧相联系在一起;泥塑作品如小上坟、错上错等品种是当地民俗、民俗心理在泥塑上的具体体现。河南张泥塑与其他民间艺术共同构成了该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它的挖掘和保护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和目的,对于研究今后它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对于手工技艺的保护,就是对现代化给人本身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抵制与补救,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说到河南张泥塑,自然无法绕过火把李庙会。火把李位于河南张村西南方向,两村相距9华里左右,庙会不知兴起于何时,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周围的人们都来这里赶庙会。庙会期间,河南张村的泥塑艺人们早早地带着自己早已经制作好的泥塑到这里兜售。原先,火把李庙会期间,刚刚成婚的新媳妇大多被人领着来火把李庙会上拴娃娃,以期来年添丁添口,家庭兴旺。而那些被新媳妇拴走的泥娃娃,正是出自河南张村泥塑艺人之手,拴娃娃的习俗在北方地区颇为普遍。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市场经济的活跃,河南张泥玩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爱,有的被作为礼品送给外国朋友,有的被艺术家们奉为至宝,摆上“大雅之堂”,还有的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高等艺术馆所收藏。近年来,曾先后在济南、北京、上海等地展出。特别是 1992年在香港展出,引起强烈反响,三家电视台和七家报纸相继进行了专题刊载和报道。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新闻,出版单位也都作了专题报道。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河南张泥塑依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民俗,而民俗正为现代文明所冲击,并日渐淡化,此也正是包括河南张泥塑在内的许多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濒危,而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保护和抢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6年“惠民泥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