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惠民秧歌主要形式有大鼓子秧歌、花篮秧歌、落子、高跷、龙灯、芯子、竹马、旱船、马叉、花棍等形式,在众多的艺术中,大鼓子秧歌是民间舞蹈中的珍品,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惠民秧歌主要形式有大鼓子秧歌、花篮秧歌、落子、高跷、龙灯、芯子、竹马、旱船、马叉、花棍等形式,在众多的艺术中,大鼓子秧歌是民间舞蹈中的珍品,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惠民县志》(1840—1985年)中,对这些秧歌的主要形式做了介绍,并指出“这些舞蹈参加人员多、声势大,元宵节前后天天不断,秧歌队东村出西村入,相互邀请,彼此观摩,深受民众喜爱。”在历史上,境内数百个村有秧歌,遍布14个乡镇,比较有名的村为:
1.惠民镇,花家堡的狮子舞有百年历史,东信的高跷历史久远;
2.何坊乡,大吴村的高跷已延续200多年,勃李村以蟹舞为主,还有大头娃娃、打花棍、跑龙灯、旱船等;
3.胡集镇,河北王村的高跷、西董村的秧歌;
4.魏集镇,魏集村的龙灯,姚家口的罗汉,老君堂的芯子,邢董的高跷;
5.姜楼镇,八大户、王家集的高跷,北郭、张八、河西马的旱船,西郭、黄新庄的落子,官道冯、闫大庄的龙灯狮子,刘盘石的爬刀山,大赵村的鼓子秧歌;
6.辛店乡,前左的竹马、夹河的旱船、第三堡的芯子均有百年历史,文寨、刘集的民间秧歌,每年正月十五,都走街串村进行表演;
7.李庄镇,东牛、邢西的狮子舞,大刘村、肖家、朱家、大孟、狗皮苏的高跷、旱船均有百年历史,大姚村的马叉、洼里吴的落子、聂李邢的大鼓子秧歌、旱船,周西、周东、王西的跑秧歌、桑集、张家、前王的民间秧歌非常有名;
8.淄角镇,狮豹刘的大鼓子秧歌,帽王、西张六的寸子秧歌,东李的旱船有百年历史,前韩的龙灯、大弯的芯子、大鼓远近有名。
9.皂户李乡,菜园刘的花篮秧歌,绚丽多彩,舒步曼舞,蔚为壮观。
关于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一是据《惠民县志》(1840——1985年)载,主要有三种说法,“1、有人说惠民西部历处郡县边鄙,是南北朝以来农民起义的策源地。百姓学习农民义军操练,相沿成习,而后不断改进形成秧歌。2、另有人说唐代推行均田制,此地民生粗安,唐政府为发展雅乐,到民间招收乐舞人才。此地久有传统,人才较多。这些人,一边献艺朝廷,一边授技民间,学者渐众,而形成群体秧歌。3、1972年,在石庙镇归化村出土了一晋代石椁。镂文载,西晋建国曾在此修大规模罗汉庙。由人据此推论,庙会期间,杂耍艺人云集卖艺,传之民间,久而形成秧歌。”二是据惠民县石庙镇于王庄于成章老人讲了一个传说:“北宋年间,河南黄河水患不断,大批灾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开荒耕地,辛勤劳作。当获得第一次丰收时,人们欣喜若狂,便以罗圈(筛面用的一种木圈)蒙牛皮纸为鼓,以锅梁(蒸事物时架箅子用的一种井形木架)置柄为伞,高兴地跳起了家乡的秧歌,从此这秧歌便流传下来。”
另有花篮秧歌的历史渊源:据皂户李乡菜园刘村的老人介绍,清末,他们的前辈们,模仿庙里壁画上仙女拿花的样子,扎成10束花枝子,让10个男扮女装的青年持花束扭唱,给人们拜年,名叫侍女献花,也叫花枝子秧歌,到处流传,盛行一时。
惠民秧歌同其他地方的秧歌一样,基本以闹“十五”为主,所以有的地方还称跑秧歌为“跑十五”,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乡镇如姜楼大赵村的秧歌,原先在舞蹈结束时还有歌,类似于今天电视剧的片尾曲,但歌曲内容与所表演的秧歌关系不大,多以劝诫、生活、传说为主,内容诙谐有趣,生活味十足。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