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鼓刘制鼓:中华民间技艺中的奇葩

2013年12月10日 09:57作者:来源:大众网

提起惠民县的踩鼓,人们都知道魏集镇的踩鼓刘村和淄角镇的踩鼓宋村,用村子里老艺人的话说,他们的鼓声响遍了全世界,这两个村子也因为鼓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据踩鼓刘村的踩鼓艺人刘洪亭回忆,过去的时候,每年一进入腊月,他们一家人就老小齐上阵,在赶制春节的订单。

  提起惠民县的踩鼓,人们都知道魏集镇的踩鼓刘村和淄角镇的踩鼓宋村,用村子里老艺人的话说,他们的鼓声响遍了全世界,这两个村子也因为鼓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踩鼓刘村位于惠民县魏集镇。据民国二十一年《续修惠民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刘姓始祖刘恩,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并以姓定村,又因会踩鼓手艺,故取村名为踩鼓刘。至正德年间(1506至1521年),因黄河决口,把一村冲为两段,南段村名前踩鼓刘,北段村名后踩鼓刘(即现在的前刘、后刘村)。
  据踩鼓刘村的踩鼓艺人刘洪亭回忆,过去的时候,每年一进入腊月,他们一家人就老小齐上阵,在赶制春节的订单。他还说,他祖辈五代以制鼓为生。像刘洪亭这样的家庭,制鼓不仅是一门手艺,还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制鼓”在刘洪亭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在这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里,更有着他们与祖辈之间的那种无法言说的交流。
  皮鼓踩制是一项工艺非常繁琐的过程,刘洪亭依然沿袭着古时做鼓的手工艺技术和家庭式的作坊,踩鼓时,全家人齐上阵,分工明确。无论是做一面2米的大抬鼓,还是一面0.20米的小鼓,它的用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鼓腔的木料,采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泡在水里24小时后,再将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样,这样的生牛皮不但没有腥味,而且韧性好,经久耐用。作鼓的工序同样复杂:从画鼓腔样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艺都要精雕细刻,每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踩鼓这道工序不仅重要,而且格外有趣,人站在鼓面上反复地用脚踩,使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接着继续踩,反复数次,直到鼓面绷紧为止。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带有金属的感觉。
  刘洪亭做的牛皮鼓种类很多,有书鼓、腰鼓、手鼓、秧歌鼓、堂鼓、抬鼓等,各种鼓都是用料讲究、技艺精湛,以其声铿锵、其质耐用而闻名,不同直径的鼓又具有不同的音质,小堂鼓音质清脆,大抬鼓音质浑厚,说书艺人用的鼓更是动听。而踩鼓刘村的鼓,姜昆的洋徒弟大山来买过,且早已经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在异国他乡敲响着振奋民族精神的中华之音。用他的话说:“我的鼓声已经享誉全世界了。”
  踩鼓刘村的踩鼓盛行于明末清初,当时的踩鼓作坊达到了50—60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之改变,秧歌作为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也开始淡出人人们的视野,加之踩鼓是一件苦差事,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却经济利润薄弱,所以也逐渐地被人们所丢抛,现在也只有刘洪亭、刘庆泽两家在制作皮鼓了。然而,随着时间走过,他们都将逐渐老去,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因此使得“踩鼓”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当鼓失去了的时候,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秧歌将会黯然失色,我们喜庆的节日也将单调无比……
  然而,在我们对于踩鼓的濒危感到深深叹息的时候,还有一点儿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据刘洪亭老人讲,他已经在10年前将手艺传给了儿子刘兆平,而他的孙子也表现出了对踩鼓手艺的浓厚兴趣,希望使祖辈们留下的“绝活”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目前,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相信在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的共同努力下,“踩鼓”这一中华民间技艺中的奇葩,依旧会开出美丽、鲜艳的花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