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独有“傌”字村:标准地名 字典未有
在我国浩繁的地名中,惠民县辛店乡一村名可谓古往今来,独树一帜;标准地名,字典未有;马添单人,骂去双口。据该村傌氏宗谱记载,“吾傌氏族原籍即墨崂山傌家洼,大明洪武二年,奉召迁人移至直隶枣强转移于惠邑原籍”,始祖傌军佑。
在我国浩繁的地名中,惠民县辛店乡一村名可谓古往今来,独树一帜;标准地名,字典未有;马添单人,骂去双口。人称中华独有“傌”字村。
据该村傌氏宗谱记载,“吾傌氏族原籍即墨崂山傌家洼,大明洪武二年,奉召迁人移至直隶枣强转移于惠邑原籍”,始祖傌军佑。距今已有637年的历史。相传该村从前叫骂家,顾名思义该村有好吵骂、打群架、爱告状、打官司的陋习。后来一县官发了怒,大堂之上下令更名骂家村:去掉双口脱缰马,加上单人勒马行。于是将“骂”改为“傌”。果真村名变村俗亦变。从此该村又逐渐形成了讲文明礼貌、团结友善、仗义行事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如今该村人口达千人,大都姓傌,与千年故城的先棣州村毗邻。几年前冬,先棣州村一村民耕牛夜间被盗,当该村的喇叭发出逮贼呼叫时,相应先跑出来逮贼的人多为傌家村的人,最终追出那村北三里地将牛抢回的还是这傌家村的人们,至今被传为佳话。
1984年,在编写地名普查时,为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从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报经省地县地名机构审批、国家地名管理机构备案,才将这延续600年的傌家村名,正式标志在我国标准的地名地图册上。
自明初至今,“傌”家村更名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名故事世代相传,在周围地区影响较大,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中华独有“傌”字村,作为地名知识,世代传承,在当地具有永恒的使用价值。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混乱,将“傌”误作“马”,使源远流长的具有文化丰富内涵的“傌”字,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为此,辛店乡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专人搜集、整理出有文化价值的文字,通过媒体传播,使之发扬光大,并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