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大鼓
鲁北大鼓始于清末,兴于民国,延于今日,已有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史。谢宝华收徒四十多人,其中孙文义、张宝亭、杨文芝、刘振国等均已成名,晚年重点培养的侄子谢洪岗、二儿子谢洪印为传承人。
鲁北大鼓始于清末,兴于民国,延于今日,已有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史。据传鲁北大鼓源于无棣县的谢家村,由说书人谢家谭受胶东大鼓影响所创,儿子谢宝华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谢宝华先生博采各种艺术的韵律和精华,结合落子、民间小调、戏剧唱腔揉为一体,发展形成了鲁北大鼓的完整唱腔,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醇厚的乡土气息,是一优秀曲种。
谢宝华,艺名谢礼广,九岁随父谢家谭学艺。谢宝华天资聪颖,嗓音高昂浑厚,十二岁便能自弹自演自编的《鞭打芦花》、《朱元璋放牛》、《黑驴段》、《火焰山》、《猪八戒拱地》等书段,乡间普遍都有“十二红”之说,鲁北大鼓从此一炮走红,是广泛留传于山东北部、河北南部民间的曲艺唱腔,年年到胡集书会竞技献艺,建国后加入中国曲艺协会山东分会成为会员,鲁北大鼓艺术得到快速发展。
多年来,谢宝华及其弟子走遍周围十几个县的乡村演出,八十年代初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无棣县、庆云县的乡镇村落,每逢节庆村村争着邀请,书迷如痴如醉,迷恋者达几万人。
鲁北大鼓是一人表演,两人伴奏的曲艺说唱表演形式。演员左手拿月牙板,右手拿小鼓槌,打通开场后,演员开说,说起来必须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形象逼真,富有煽动力,鲁北大鼓的昂口类似京剧哭腔,唱腔中有一种悲凉、凄惨之感,给人以共鸣。其主要唱调记录以耳音为主,一般都是师徒一口一句地教传下来,表演中有一定的程序格式,演出时演员根据书段内容临时发挥,随机应变,调节气氛。
谢宝华不识字,但记忆力很强,小说唱本只要给他读一遍就能全部记下,有过耳不忘之功。他善于自编自演,编出来的小段贴近生活实际,极具感染力,说到动情处,悲则几百听众跟着抹眼泪,喜时全场观众笑开颜,乐时听众个个捧腹弯腰。
鲁北大鼓属于小鼓定点,月板、三弦、坠琴伴奏的长腔说唱形式,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和四板等。唱词分三字、七字、十字的上下句,唱腔通常随板点起唱,尾字后拉长音,尾音均为“5”,期间各种板式相交,以流水音板为高潮唱腔,也是剧情段落结尾板式。
演唱乐器有七寸小鼓、响铜月牙板、三弦、坠琴。演唱人配有惊堂木。演唱时,小鼓开唱,三弦定调,坠琴和调跟奏。
老艺人演唱前一般先来一段剧情道白,简述主要剧情内容,说起来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诙谐幽默,俏皮话、方言土语从中穿插,吸引听众注意力,调动听众情绪,俗称“拴包袱”,也叫“吊胃口”,最后惊堂木一拍,演唱开始。
鲁北大鼓唱起来不但要唱出剧情内容,还要唱出意境和气氛,唱出人物性格,使听众不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要听其声见其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近百年来,鲁北大鼓这种曲艺形式,传播民族文化,讴歌民族英雄,鞭笞丑陋行为,弘扬民族精神,陶冶群众情操,演绎古今世事,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鲁北大鼓曲目有30多出,经常演唱的有《朱元璋放牛》、《鞭打芦花记》等。
1959年,创始人谢宝华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并先后担任无棣县鼓书院院长、曲艺队队长。文化大革命后,谢宝华被选为地区曲艺协会理事。谢宝华收徒四十多人,其中孙文义、张宝亭、杨文芝、刘振国等均已成名,晚年重点培养的侄子谢洪岗、二儿子谢洪印为传承人。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