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芬:清金石收藏家 藏书家
吴式芬(公元1796-1856年年),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嘉庆元年丙辰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京师。 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
吴式芬(公元1796-1856年年),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嘉庆元年丙辰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京师。 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懂古代绘画和书法,善鼓琴,爱作诗。平生著述有《金石汇目分编》、《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识》、《双虞壶斋日记八种》、《海丰吴氏双虞壶斋印存》、《<寰宇访碑录>校本》、《昭代名人尺牍》、《唐宋元明人摘句》、《缀锦集》、《陶嘉书屋诗赋》等。吴式芬还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
著名《捃古录》(二十卷,共录自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和《捃古录金文》三卷九册,共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钟鼎彝器1329件)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为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所收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家藏《宋榻圣教序》和《摹沉石田赠吴匏庵行长卷》等俱为天下名品。他凭借对古代历史和古文字的深邃造诣,断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印范”的铃有印章的土块就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封泥,并对其进行收藏和考释。后与另一位封泥的收藏者、山东潍县陈介祺合撰《封泥考略》十卷,著录了两家所藏的封泥。《封泥考略》一书,是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逐枚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式芬祖籍海丰,科举世家。吴家以“一方望族”著称齐鲁,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之称。自清顺治至宣统,十朝皆列科名,九世累遗典籍;掇英撷秀科甲如林,名宦贤卿方伯联第,素有“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从吴氏十世祖光禄大夫吴永孕,到十九世孙中宪大夫吴峋,科贡举人20名,进士9人,家乘宝印为“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之家”。
2金石收藏家
清金石收藏家、藏书家。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人。道光十四年(1834)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广西、河南按察使、直隶、贵州、陕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后赠光禄大夫。长于音韵训诂之学,对经史考订有精湛见解,精于金石。从政之暇,搜集金石器物,撰写《捃古录》,《捃古录全文》两部金石学专著,《捃古录》20卷,著录商周至元代器物18 000余种,是清代金石目录书中收录资料最多的一种。又荟萃金石目录,分州县编次为《金石汇目分编》。书中将现存者列为已见,未见者注明见某书,列为待访。凡古今金石书籍,采录甚博。已刻者10卷。著书甚多,现原稿多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吴氏家族著述颇丰,有“家乘万卷”之称,与潍县陈介祺并冠齐鲁。著《封泥考略》,《金石学人事略》、《怀米山房藏器目》、《双虞壶斋藏器目》、《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识目录》、《陶嘉书屋诗赋稿》等。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