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图(邹平县)

2013年12月13日 09:23作者:来源:大众网

于张村七巧图(本地俗称七巧)为本村已故老木匠于廷连先生所设计独创,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表演历史。于廷连木工手艺日臻娴熟后,他精心设计的七巧(俗称)也逐渐增加到了72种变化,这时他认为可以作为一项民间文艺节目出炉了。

  于张村七巧图(本地俗称七巧)为本村已故老木匠于廷连先生所设计独创,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表演历史。

  清末民初,自幼从事木工手艺且受世代祖传木工熏陶,加之爱好文艺、爱动脑筋的于廷连便经常在闲暇之余随手捡起一些做家俱剩余的边角废料任意拼凑组合把玩。无意中拼成了一些诸如动物、器皿、牌楼、家什的象形图案。经多次反复组合,竟能摆成几十个惟妙惟肖的几何造型。这使于廷连非常振奋,之后他将每个图案都记录下来,画在纸上并根据图案形状分别取上与之吻合的名字。

  于廷连木工手艺日臻娴熟后,他精心设计的七巧(俗称)也逐渐增加到了72种变化,这时他认为可以作为一项民间文艺节目出炉了。他在某一年的春节前,召集起村里的玩友们边讲解、边画图、边记录展示他的研究成果,全村人特别是玩友们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当年于老先生便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村玩友凑钱精选了木质上乘的白杨干木材,由老先生亲自制作了七巧道具(至今仍使用,从未更换)。

  七巧图分别由2个大三角、2个小三角、1个中三角、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俗称米面)组成,总面积约为2平方米。全部由木工按设计组合选料制作,一律铆榫胶框架结构。木架做好后,刷桐油3遍防蛀、防腐蚀。七巧图的裱糊,一开始由于资金原因,皆用毛头纸裱糊,然后通体喷清水,以使纸面平整。最后由画匠在各组合上画荷花、翠竹、丫腰葫芦、山水等各种彩色图案,后因纸张遇风易破,遂改为以漂白纱布裱糊,增加了道具的牢固性。为了解决蜡烛在表演活动中容易倒立、流烛引发火情的问题,艺人们开动脑筋,将原来固定在底部的烛台,改装至中部,并绕蜡烛的旋转半径,裹1层白铁皮,使烛油、火点始终处于与纱布的隔离状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于张七巧图照明全部改为2个1号电池和2.5V电珠,使这一传统节目,更加精彩绝伦。

  七巧图7块图案由7名青壮年男子各持1块,引灯者为总指挥,另配12名女子,各执1个绘有祥云图案的云彩灯,象征每个月风调雨顺。表演中男演员扎红色头饰青锦金豆箍,身穿橘红色武士衣。女头戴花冠,穿水袖长衫,红缨穗花鞋。一个造型展示完毕,执七巧图者与执云灯者穿8字型花,如波涛起伏,若行云流水,像激流拍岸,宛蛟龙出海,既磅礴大气,又眩目多姿。随着锣鼓点的缓急和引领者的示意,云灯表演者上下舞动云灯,穿花表演,七巧图表演者在指挥的授意下,进行下一个图案的组合,组合完成后云灯分列两旁,边舞边摇摆,七巧图表演者则将组成的象形图案,举起展示,并旋转360°让四面观众皆可欣赏。

  据传,解放初期于张七巧图到周村南下河演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当地一商号老板看得入迷,吩咐伙计每摆一个造型赏香烟一条,直到一箱香烟(50条)赏完,节目仍不重样。他问当时总领队于廷连还能摆出多少个,于廷连说最多72个。老板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块银元做赏,方与于廷连握手道别,成为一段佳话,也使于张人为之骄傲。

  于张村七巧图自1983年连续14年参加邹平县元宵节传统节目文艺汇演均获奖,也是邹平县第一个上省电视台村级民间文艺节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